1.海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达45个
海南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目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达到45个,建设点数量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相较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翻了一倍,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长7倍。(来源:海南日报)
2.三亚5家旅游企业接受首批省级旅游服务质量示范单位验收检查
近日,由海南省旅文厅组织的首批省级旅游服务质量示范单位评审组一行来到三亚,对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蜈支洲岛旅游区、三亚国光豪生度假酒店及金茂丽思卡尔顿酒店等5家申报企业开展评定验收检查。(来源:南海网)
3.海南省通关服务协会揭牌成立
11月14日,海南省通关服务协会揭牌,由省商务厅主办、省通关服务协会承办的2023年第四期优化海南口岸营商环境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培训随后在澄迈举办。海南省通关服务协会由省商务厅推动设立,旨在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对海南自贸港通关服务行业的管理,改善、维护进出口贸易市场的经营秩序,发挥协会的桥梁作用,大力开展“一线”“二线”货物通关宣传推广和培训工作,提高行业素质,促进会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依法代表行业利益,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和支持海南通关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来源:海南日报)
4.海南:新投放小微型租赁客车须使用新能源汽车
为进一步规范海南省小微型客车租赁市场秩序和经营行为,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微型客车租赁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严格新增租赁车辆的企业变更备案管理,2023年在海南新投放的小微型租赁客车,应按照《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中长期行动方案(2023-2030年)》要求,100%投放使用新能源汽车,“零关税”进口车辆除外。新投放的小微型租赁客车应由企业向经营所在地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或变更备案。省内注册的小微型客车租赁企业从外省调入在海南省运营的小微型租赁客车,应限于在外省已备案“租赁”性质的新能源车辆,并到该企业经营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办理新增租赁车辆的企业变更备案。(来源:南海网)
5.全省首个VOCs治理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海口启用
近日,全省首个VOCs治理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海口启用,作为“海南省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研究与应用”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该示范项目选取汽修行业为典型污染源,将探索构建PM2.5与臭氧前体物典型污染源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示范。据介绍,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VOCs治理是推动臭氧与PM2.5协同控制的重要手段。今年11月,海口制定印发《海口市汽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用手册》,引领汽修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来源:海口日报)
6.海南人保财险数字人民币缴费上线
近日,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数字人民币缴费正式上线。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是全国唯一全省试点数字人民币的省份。接下来,该公司将不断推进数字人民币融入更多的金融场景。(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