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理财通课题组、21世纪经济报道 薛茹云 上海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盛的区域之一。
2019年以来,国家部委和广东密集出台促进粤港澳三地金融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以及2022年4月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州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实施方案》等,这一系列政策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金融改革创新高地和规则对接试验田提供了丰厚的政策土壤。
然而,随着近几年来国内外、业内外宏观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资管行业也面临着金融市场不稳、信用风险加大、低利率持续、优质资产荒、投资收益下降、资产负债错配、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和挑战,亟需通过新一轮的规范、调整、转型、重构等举措,尤其是通过数字化转型的必经途径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如何通过数字化驱动资管行业升级,打造高质量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近期,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简称:南财集团)成立7周年之际,围绕南财集团“媒体+智库+数据+交易”四大核心发展战略,南财集团、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重磅推出南财理财通V3.5.0数据产品,通过上线全新银行理财特色大数据库和分析模型,助力大湾区理财资管生态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南财理财通V3.5.0重磅上线,全新推出“产品规模概览”板块
南财理财通推出全新板块“产品规模概览”,旨在为用户提供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的详尽统计和分析,辅助用户在进行理财投资决策时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该板块,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规模情况,分析不同理财管理人的产品规模表现,同时观察新发产品和存续产品的规模趋势。
例如,从存续规模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管理理财产品规模均超2万亿元,分别达2.53万亿元、2.07万亿元。其中,招银理财公募、私募产品存续规模分别为2.44万亿元、879.07亿元;其固定收益类、混合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权益类存续规模分别为2.42万亿元、828.4亿元、184.54亿元、59.02亿元。
从实际募集规模来看,全市场10月新发公募理财单品实际募集规模均值达3.5亿元,较9月上浮34.14%,为近半年来相对高点。截至11月13日,11月新产品平均募集规模为2.99亿元。
再从存续产品单只规模来看,10月存续产品单品存续规模平均为5.98亿元,环比下滑5.75%。今年6月为存续产品规模均值的高点,单只产品平均规模为8.28亿元。
就各机构新发产品实际“吸金”能力来看(注:数据缺失的机构未展示),10月,信银理财单品平均募集规模8.12亿元,位列第一;华夏理财、浦银理财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7.44亿元、7.41亿元,紧随其后。
南财理财通最新总数据量超3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迭代后,南财理财通总数据量已超3亿,不仅实现了对银行理财全量净值数据和指标数据的重构,还采用了多项优化措施提升数据质量和用户体验。
此外,南财理财通结合最新算法和技术,对数据进行异常检测,进一步提高了实时计算速度和指标模型的监测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南财理财通团队已成功研发在理财垂直应用场景的智能GPT模型-南财理财GPT,改模型目前处于实验室最后微调阶段,预计在不久将来可正式进入公测阶段,这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自主研发的针对理财场景的智能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