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中青班赵恩亮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有感:感悟长征第一渡 于都河畔追初心

2023年12月11日 20:1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赵恩亮

红色苏区,赣南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作为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2023年秋季学期海关中青班的一员,深秋时节,笔者有幸来到于都,参观了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并在于都河畔现场聆听了于都县委党校李金生讲述的《不忘初心再出发》微党课。远眺苍山翠柏,俯瞰滔滔江水,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王树增所著《长征》中的峥嵘岁月不时浮现,笔者感慨万千。

长征第一渡是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艰难抉择。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随着“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与此同时,国民党对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党内出现严重“左”倾教条主义错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遭受惨重损失,部队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保留革命火种,濒临绝境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国家民族前途命运,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离开乡亲故土,踏上长征之路。

长征第一渡拉开了向死而生、浴血荣光的伟大长征序幕。1934年10月中旬,在于都集结的中央红军8.6万余名将士,星夜渡过于都河。此后,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转战几万里,血洒几万里,战争、天灾、雪山、草地、病殁、饥饿,每一种困难带给红军的痛苦都是今人难以想象的考验。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30万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已不足3万,何等惨烈,何等悲壮!这次惊天地泣鬼神、凤凰涅槃、史无前例的远征,给华夏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长征精神”,像一盏伟大的明灯,指引着中华儿女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长征第一渡是军民鱼水情、一家亲的生动写照。“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当地人耳熟能详的苏区红歌是苏区精神内涵最好的诠释,在苏区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已深深地刻入了我党的红色基因中。出发渡于都河时,苏区群众自发拿出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甚至寿材板,帮助架起了5座400多米长的浮桥。渡河当晚,父送子、妻送郎、托孤跪别的场景悲壮感人。为支援红军长征,人民踊跃出人、出力、捐物,8.6万中央红军中,赣南籍有5.6万多人,捐献稻谷84万担、棉花8.6万余斤、草鞋20万双,筹集军费150余万元。可以说,没有苏区人民,就没有强大的中央红军;没有苏区人民的倾力支援和牺牲,就没有红军长征的突围和胜利。

长征第一渡背景下有太多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至多离开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一句承诺,一生等待。1932年8月,段桂秀与王金长结婚,但是婚后不到10天,王金长便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去参加红军。王金长1934年作战时牺牲。1953年,苦等多年的妻子段桂秀老人等来了丈夫的烈士证,为了临别时丈夫“等我回来”的一句承诺,老人始终没有改嫁。“壮士十二同出征,胜利还乡独一人。”这是开国少将段德彰在阔别家乡18年后写的《念乡情》中的悲壮诗句。于都县车溪乡坳背村,这个只有50户人家的小村庄,却有包括段德彰在内的足足12个人参加红军,当年与他一起参军的11个老乡已经先后牺牲。瑞金沙洲坝的农民杨荣显世代遭受地主剥削,生活凄惨,红军来到后,分到了田地,过上了好日子。抱着对红军的感激,杨显荣把8个孩子都送到红军部队中,不幸的是全都牺牲在战场上……

如今的于都河畔,高楼林立,风景如画,但任凭时代更迭、岁月变迁,纪念馆、纪念碑、渡口旧址等,无不再现着那段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细说着那些不能忘却的感人事迹。作为新时代的海关中青年领导干部,笔者必须增强革命历史自觉,主动学史敬史,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切实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赵恩亮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