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加速推进

2024年04月25日 10: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林昀肖,实习生张弛
当前,我国肿瘤防治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体系不断完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昀肖 实习生张弛 北京报道 “我国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40.5%提升到2022年的43.7%,下一步,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癌症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努力实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目标。”近日,在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

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旨在深入贯彻《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具体要求,加强癌症防控知识的科普传播,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倡导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首要责任人。通过此举,全面提升全社会对癌症防控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癌症防治工作,共同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积极氛围。

面对近年来肿瘤发病率的上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登记办公室主任魏文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仅要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从源头上预防肿瘤的发生,还要积极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通过扩大筛查覆盖面,提高早期癌症的发现率,为癌症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当前,我国肿瘤防治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体系不断完善。在上述发布会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危险因素控制初见成效,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加速推进,但面对肿瘤发病率上升趋势,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树立和强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理念,还要强化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的四方协同,形成合力,促进癌症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癌症预防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在预防癌症时也要坚持科学方法,避免盲目行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预防控制部主任张亚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强调,不要盲目行动是关键。在预防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关注身体的早期变化,定期进行健康管理和体检,对已有潜在疾病但尚无明显体征的人群,做好二级预防。同时,针对高危人群的筛查要科学规范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误判和伤害。

我国肿瘤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癌症防治工作实现了历史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性成效。赫捷表示,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控制渐见成效,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高质量推进,规范化、同质化诊疗能力显著提升,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40.5%提升到2022年的43.7%,顺利完成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阶段性目标任务。

当前,我国肿瘤防治工作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此,郭燕红介绍,首先是肿瘤防治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癌症综合防治网络;其次是肿瘤危险因素的控制初见成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县区,癌症防治的核心知晓率也超过70%;第三是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加速推进,像全国开展的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的区县已经超过了90%;此外是癌症规范化水平逐步提升,建立全国癌症医疗控制体系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制定并修订一系列的肿瘤诊疗指南、临床路径。

但与此同时,对于近年来中国肿瘤发病率和诊疗情况,魏文强也介绍,整体情况显示出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国肿瘤面临着双重负担,除了传统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肿瘤依然持续存在,随着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和预期寿命延长等因素的影响,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发达国家的高发肿瘤也在中国呈现出增长趋势。部分肿瘤的发病率也呈现下降趋势,食管癌、肝癌、胃癌等,每年的下降速度在4%至6%之间。

实际上,中国肿瘤负担构成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魏文强坦言,通过与全球185个国家比较,我国的标化发病率约为201/10万,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排名在第64位。我国的肿瘤标化死亡率大约为96/10万,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1/10万。具体而言,2022年在全球肿瘤新发病数中我国占比为24%,在死亡数中占比为26%,这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关。

不过,我国肿瘤防治工作在面临发病率上升挑战的同时,标化死亡率也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面对肿瘤发病率上升的挑战,魏文强强调,要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健康体检和肿瘤筛查,特别是针对我国肺癌、消化道肿瘤等主要肿瘤、以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等的早期筛查;同时,也要积极推广肿瘤筛查和管理服务,如日本对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普及,大大提高其肿瘤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此外,还要解决医疗机构之间规范化和同质化诊疗的问题,以确保肿瘤患者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医院能够获得规范、高质量的治疗。

在肿瘤早筛服务的不断推广下,对于近年来我国居民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重视程度和落实情况,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国的癌症筛查工作与欧美国家存在一些不同,主要是依靠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公共卫生项目推进。例如像天津、上海、浙江等地,已经实施了覆盖全省范围的免费结肠癌筛查项目。而从临床数据来看,就诊患者的早期癌症比例逐年提高,这与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筛查的推广有着密切的关系。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早期筛查与干预

在肿瘤防治工作的下一步中,如何抓好工作重心,郭燕红介绍,首先,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技术创新、数字技能转型、学科能力提升等为突破口,全力推动癌症防治工作的系统升级和全面进入。其次,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关口前移,通过优化生态环境,控制癌症危险因素,加强癌症三级预防,积极促进防治结合,强化筛查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筛查和早诊早治人群的覆盖面,有效构建癌症防治的健康保护屏障。

“在此基础上,要全面加强癌症诊疗的规范化,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水平。促进中西医结合创新,发挥中医药在癌症防治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通过各种的宣传教育普及活动,广泛树立和强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理念,关注癌症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和人文关怀的全过程管理。最后,要强化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的四方协同,形成合力,促进癌症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郭燕红强调。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危险因素控制被认为是防癌工作最前端的一环。张亚玮表示,每个人是自己的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防癌知识宣传教育方面,应从小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这对于未来的健康至关重要。早期防范不仅对癌症有益,还可以预防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张亚玮也强调,对于已有潜在疾病但尚无明显体征的人群,要做好二级预防。“在该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来防止疾病的发展。首先是关注早期症状,很多疾病在早期会有一些微妙的身体变化,但这些变化可能被人们误解为疲劳、工作压力等原因。此时健康管理就很关键,要时刻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有异常,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在预防癌症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不要盲目行动。张亚玮指出,针对筛查这一环节,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频繁地进行检查。根据国家的筛查标准,高危人群应当及时进行筛查,但不推荐未符合条件的人群盲目进行筛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判和伤害。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