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光伏巨头一季报遇冷 电池及辅材环节盈利修复

2024年04月26日 21:27   投资快报

近日,组件巨头天合光能(688599)披露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当日硅片四巨头之一的TCL中环(002129)也披露了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天合光能仅在2023年业绩报喜,2024年一季度业绩急转而下。TCL中环在2023年业绩大降后,2024年一季度业绩更是由盈转亏。隆基绿能将在本月最后一天公布一季度业绩,想必不容乐观。

光伏巨头一季报遇冷

财报数据显示,天合光能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33.92亿元同比增长33.32%;实现归母净利润55.31亿元,同比增长50.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7.55亿元,同比增长66.02%。

“报告期内,受益于N型先进产能的大幅提升,公司TOPCon组件产品的销售占比显著提高;公司大功率210系列光伏产品销售大幅提升并得到市场认可;公司自产N型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进一步降低公司组件产品的综合成本。”天合光能在2023年报中解释了业绩增长的原因。

资产减值成为吞噬天合光能业绩的一大元凶。202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其资产减值计提数额大幅上涨,其资产减值分别达2.73亿元、6.1亿元、9.44亿元和14.3亿元。2023年合计资产减值达32.57亿元,2024年一季度资产减值仅为0.06亿元。

TCL中环亦同步披露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591.46亿元,同比减少11.74%;实现归母净利润34.16亿元,同比减少49.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75亿元,同比减少60.28%。实际披露的业绩数据,超出了业绩预告的区间下限。

根据TCL中环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至48亿元,同比减少29.60%至38.4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至36亿元,同比减少44.47%至52.18%。

“经历过去3年上升周期,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TCL中环在2023年报中解释业绩下滑的原因,“受供需失衡持续扩大影响,光伏组件主流价格由2023年初1.8-1.85元/W 降至年底0.9-0.95元/W,降幅接近50%,严重挤压产业链各环节盈利。”

作为硅片四巨头之一,从2023年度到2024年一季度TCL中环业绩为何持续下滑?

在TCL中环看来,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已导致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2023年光伏制造业各环节产能加速释放,截至2023年末,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均达900-1000GW,其中80%以上集中在中国,产业链供需比由2023年6月1.02:1至年末2:1。经历过去3年上升周期,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受供需失衡持续扩大影响,光伏组件主流价格由2023年初1.8-1.85元/W降至年底0.9-0.95元/W,降幅接近50%,严重挤压产业链各环节盈利。

在解释2023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时,该公司表示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板块加速向叠瓦3.0及最新推出的4.0产品迭代。受产业市场价格下行影响,经营业绩承压。

同时,受欧美等主要业务市场价格快速下行、加州分布式光伏新规、美国持续高利率等外部因素影响以及自身经营转型较慢,TCL中环参股公司Maxeon在报告期内出现业绩及股价的大幅下跌。基于审慎原则,公司对与其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确认较大金额减值,对公司2023年业绩带来合计16.9亿元的负面影响。

电池及辅材环节盈利修复

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表现看,N型电池环节在春节后盈利显著改善,受益于组件排产光伏辅材环节在春节后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玻璃环节库存天数下降速度快于去年同期,3月份在成本下降的背景下玻璃价格保持稳定,一季度盈利有望修复;胶膜环节,厂商提价8%-10%,开工率维持在80%左右,特别是随着TOPCon电池正面封装方案转向EVA胶膜,EVA胶膜需求有所提升。

逆变器环节,1月份出口数据显示南非、印度等区域强劲复苏,浙江区域出口台数的环比增长预示欧洲去库存接近尾声,而安徽出口台数的环比增长则反映出海外集中式逆变器需求较为旺盛。

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业绩增长情况也十分亮眼。2021年-2023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41.37亿元、402.57亿元和722.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4亿元、35.93亿元和94.4亿元。其中,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2022年增长了162.69%。

公开资料显示,阳光电源的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2023年公司光伏、储能两大核心业务收入增速显著,营收占比分别为69.97%和24.64%。

毛利率方面,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毛利率最高,达到37.93%,提升了5.51%;储能系统毛利率次之,同比提升了14.23个百分点,增长最多,达到37.47%;新能源投资开发毛利率最低,为16.36%,同比增长4.6%。

据悉,2023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发货量130GW,发货量全球领先;储能系统全球发货10.5GWh,发货量连续八年中国企业第一。另外,阳光新能源作为公司旗下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平台,截至2023年底,全球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站超4000万千瓦。实现营收265.75亿元,净利润11.48亿元。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