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破产危机之下,美国造车新势力Fisker获新融资将重启生产

2024年05月15日 2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左茂轩,实习生焦文娟
对身处破产危机的Fisker而言,本次融资虽然金额不大,但仍是雪中送碳。

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造车新势力菲斯克(Fisker)宣布已完成向机构投资者出售2025年到期的高级担保票据的交易,融资345.6万美元。

对身处破产危机的Fisker而言,本次融资虽然金额不大,但仍是雪中送炭。Fisker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公司重启生产和推出新产品。该公司正为维持运营继续寻求积极方案。

在经历了净利润下滑、亏损扩大、股价大跌及纽交所摘牌后,3月18日,Fisker决定暂停六周电动汽车的生产,并通过出售可转换票据来缓解资金流紧张现状。据外媒报道,3月14日,Fisker聘请了重组顾问,“以协助可能的破产申请”。

据此前Fisker提交的一份监管文件显示,如果Fisker无法从债权人获得救济或筹集到额外的资金,该公司预计将在未来30天内申请破产,并表示“对其作为能够持续经营的企业继续生存的能力存在重大怀疑”。 

2023年财报显示,Fisker还处于亏损状态,资产负债率超过100%。

Fisker在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34.2万美元、2.73亿美元;毛利分别为7.9万美元、-1.029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5.474亿美元、7.619亿美元。同时,Fisker总资产为18.32亿美元,总负债却高达19.25亿美元。

单一的在售车型拉不动Fisker的销量压力。据悉,Fisker旗下共有SUV车型Ocean、电动皮卡Alaska、SUV车型Pear以及纯电超跑Ronin四款车型,其中后三款均预计2025年交付。财报显示,2023年Fisker共生产10193辆新车,但仅交付了4929辆新车。

缺乏绝对优势的车型让Fisker在本土市场中也并不起眼,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依旧没法让Fisker转危为安。以电动皮卡为例,在北美市场,福特F-150 Lightning、特斯拉Cybertruck和Rivian R1T等都将成为Fisker Alaska上市后的对手。

美国本土电动车市场需求放缓的形势也影响着包括Fisker在内的电动车企的生存。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动车的累计销量约为26.8万辆,同比增长仅2.7%,而去年同期增幅高达47%。

摩根士丹利在研究报告中也表示,电动车行业正面临着洗牌,生存壮大的成本越来越高。即便是特斯拉,也不得不面临销量放缓的现实。特斯拉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特斯拉全球累计交付量为38.7万辆,同比下滑8.53%,环比下降20.2%。

以Fisker为代表的美国新势力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同样作为美国新势力的Lucid,2023年Lucid共生产8428辆电动汽车,仅交付6001辆,2023年净亏损28.3亿美元,而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13亿美元。根据Lucid一季度披露的财报数据,Lucid一季度营收1.7亿美元,净亏损6.8亿美元,由于产品降价销量上升,本季度净亏损有所缩窄。

在中国电动车迅猛发展的浪潮下,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庞大的市场体量吸引着美国新势力开始开展对华业务。

Fisker试图通过布局海外市场来缓解本土业务压力。2023年10月,Fisker宣布将在中国上海开设首家销售体验店。Fisker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Henrik Fisker曾表示,希望Fisker被定位为中国市场仅有的“两个纯外国电动汽车品牌之一”。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中国车市,Fisker等国外新势力的入局将面临国内外更多强大的竞争对手,也未必能如愿“分到蛋糕”。 

在国内外市场的艰难处境中,Fisker的选择似乎越来越有限。不过,无论外界竞争多激烈,如何活下去以保持企业正常运营才是Fisker当下的首要难题。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