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经济蓝皮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于全市,美丽健康产业蓄势

2024年05月31日 20:4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孙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燕 上海报道

5月30日,《2024上海蓝皮书·奉贤经济》在上海社科院发布。这是上海社科院第7年发布奉贤经济蓝皮书。

2023年,奉贤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4.71亿元,可比增长3.4%;区级财政收入231.23亿元,同比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0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7%。

围绕“美丽大健康、新能源汽配、数智新经济、化学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2023年,奉贤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所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211.8亿元,可比增长5.0%,高于全市增速,郊区排名第四。

蓝皮书主编、上海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朱平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奉贤的新质生产力,可能会从“东方美谷”体现出来。“比如去年和黄医药宣布武田取得fruzaqla™(呋喹替尼)的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成为上海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小分子抗肿瘤原创新药。”

美丽健康产业蓄势

如今提到奉贤,人们都会想到“东方美谷”及美丽健康产业。

近日出炉的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4月,奉贤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57.9亿元,同比下降5.0%。但美丽健康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达162.2亿元,同比增长9.7%。

其中,除医疗器械、运动装备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负增长外,日用化学、生物保健、绿色食品、时尚创意、智能穿戴、健康管理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实现了正增长。

从细分领域看,蓝皮书指出,生物保健、日用化学和绿色食品仍然是产值规模较大的行业,其他产业的产值规模相对较小。整体而言,奉贤区的美丽健康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其中,蓝皮书指出,作为奉贤区“十三五”时期创新性提出并重点打造的区域品牌形象,“东方美谷”已被确立为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和上海美丽健康产业的核心承载区。近年来,东方美谷产业推进办公室、东方美谷产业促进中心、东方美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陆续组建,形成了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 

最新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东方美谷集团在2024年1-4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3亿元,同比增长12.4%。

“2022年‘东方美谷’的品牌价值还未到300亿元,2023年已达338亿元。”奉贤区委党校教学部副主任张淼告诉记者,在化妆品之外,“东方美谷”还涵盖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等产业。

谈及“东方美谷”如何从“中国化妆品之都”走向“世界化妆品之都”,张淼指出,一方面在于品牌价值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尝试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如基于生物技术的生物医药研发通常涉及大分子和小分子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美妆和医美领域,包括化妆品原料导入、皮肤更新和修复、医美器械等。

蓝皮书建议,奉贤“东方美谷”核心区应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东方美谷”打造千亿级美丽大健康产业集群,在做优做强特色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从而推动美丽大健康产业可持续消费的升级转型。 

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

根据2023年《上海市奉贤区统计年鉴》数据,2022年奉贤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增加新能源汽车领域,并迅速发展成为总产值最高的行业,总产值达338亿元。

2023年1-9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达72.9%。蓝皮书指出,这一数据反映出该产业链在该地区的相对完善程度,促使其迅速发展,将有利于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此前,奉贤一直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优势产业。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临港新片区的崛起,近2/3纳入新片区的奉贤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奉贤东部四团和临港奉贤园区在2022—2023年导入了一大批优质的特斯拉供应商项目,目前已经集聚了瑞庭时代(宁德时代)、延锋汽车、均胜电子等一批企业。

但蓝皮书也指出,一方面,过度依赖特斯拉可能使得区域内产业链对其变化更为敏感,一旦出现问题,奉贤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能将受到较大冲击。另一方面,特斯拉拥有的领先技术可能对本地企业造成技术压力,如果企业内生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很难形成自身竞争力。

蓝皮书认为,奉贤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中面临龙头企业少、产业链仍有薄弱环节、内生动力有待强化、国内外竞争压力较大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做强“链主企业”,完善产业服务配套。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