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华闻集团收报1.47元/股,成交额5.88亿,总市值29.36亿,8个交易日录得7次涨停,“1元红线危机”得以解除。
此前,5月29日至6月6日,华闻集团的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低于1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相关规定,在深交所仅发行A股或B股股票的公司,通过深交所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交所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6月7日,华闻集团开盘即“一字涨停”,涨停价为1.01元,恰好高于1元,公司1元保卫战暂时取得胜利,此后8天7板,连续多天带活传媒板块,引发市场关注。
华闻集团从“退市边缘”到“8天7板”,原因在于“金主”真金白银的“举牌”。
《证券法》规定,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业内称之为“举牌”。
根据华闻集团6月6日披露的公告,海南联瀚于6月4日至6月6日购买华闻集团无限售流通股共计9987.01万股,占总股本的5.0004%,价格区间为0.70-1.00元/股,购买金额为 7850.86万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海南联瀚成立于2024年3月25日,注册资本500万元,海南联合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海南联瀚100%股权,海南联瀚是海南省国资委管理的省级国有独资企业,主要从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类综合业务。
华闻集团在公告中指出,海南联瀚除本次权益变动外,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直接或间接增持华闻集团股份的可能性。对于权益变动的目的,主要是海南联瀚认可并看好华闻集团潜在的发展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华闻集团主要从事文旅业务、传媒业务,包括园区景区开发、建设与运营、广播广告营销、手机视频服务、流量经营业务、网络游戏研发与运营、车联网运营及服务。公司的文旅业务包括三亚凤凰岭景区、东坡文化创意基地、“海上看海口”海口湾游船项目。
“海南自贸港”“文旅”成为华闻集团2023年年报的重点词汇,华闻集团提到将深耕海南,加快在自贸港纵深布局的步伐,聚焦主业,坚守创新文旅战略主攻方向。
近段时间,海南国资除了看好华闻集团“潜在的发展机会”,还在搜罗与海南自贸港产业相关的资产。
5 月 21 日,华铁应急(603300.SH)发布公告称,海南海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控产投)拟以 19.97 亿元价格,收购华铁应急 14.01% 的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海控产投将成为华铁应急控股股东,海南国资是海控产投的实际控制人。
海南国资方面表示,该收购是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海南目前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目前以消费服务业为主。华铁应急从事设备租赁行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弥补海南生产性服务业的短板,符合海南自贸港的产业发展方向。
海南国资“出手相助”,帮助华闻集团解除“1元红线危机”,但对于华闻集团而言,还另有“亏损”“负债”的漩涡等待摆脱。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华闻集团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51.76亿元、1.62亿元、21.09亿元、3.29亿元、6亿元、7.35亿元,过去6年时间里公司扣非累计亏损91.11亿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仅为8772万元,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3446万元、3306万元。
同时,华闻集团负债较高。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仅为1.07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2.56亿元、3.7亿元,长期借款4.29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62.48%。
多年持续亏损,华闻集团“元气大伤”,需要靠“输血”保壳,但关键在于,华闻集团面临的危机并非暂时性的,盈利情况不佳是由来已久的,“输血”是否会有决定性的效果,仍未可知。(陈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