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6月5日到6月17日)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这两家半导体公司分别接待37家、53家机构调研,调研要点如下:
- 这家存储芯片公司出货量突破历史新高,2024年营收指引继续加码;半导体下游需求复苏,一季度产品价格止跌,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模拟领域产品线,形成多产品线有效协同。
下游终端市场景气度持续恢复+新兴应用领域强劲需求,这家MLCC公司业绩持续提升,三大主营产品线加速扩产,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行业消息方面,近期半导体行业迎来周期上行。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继续同比增长,存储器月度价格环比回落。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024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13%。
此外,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三期)已经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超过一期和二期注册资本的总和,出资方有财政部、国开金融、工商银行等多位国资领头。
光大证券预计,随着全球半导体库存完成去化,市场需求复苏,叠加全球晶圆产能的扩增,半导体材料作为行业上游的重要原料,其需求及市场规模也将得以恢复。在此趋势下,国产企业相关半导体材料产品的验证、导入、销售也将得到好转,利好半导体材料行业逐步完成国产化。
普冉股份
6月5日,大摩、招商基金等37家机构对普冉股份(688766.SH)进行调研活动。IR(投资者关系管理)张子怡回复机构提问。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及基于存储芯片的衍生芯片的设计与销售。目前主要产品包括:NOR Flash和EEPROM两大类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微控制器芯片以及模拟产品。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属于通用型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手机、计算机、网络通信、家电、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等领域。
二级市场方面,南财金融终端显示,6月11日—17日普冉股份股价已连续五天上涨,公司股价累计涨幅13.32%,报91.90元/股。
①存储器芯片出货量突破历史新高
根据2023年年报披露,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1.27亿元,同比增加21.87%,NOR Flash和EEPROM两大类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出货量突破历史新高,NOR Flash产品线累计出货量超30亿颗,EEPROM产品线累计出货量超14亿颗。
此外,据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加98.52%,主要系本报告期消费电子产品等下游需求回暖,公司产品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去年一季度有显著上升。
与此同时,2024年营收指引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加码。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4 年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触发值为“以 2023 年营收为基数,2024 年增长率不低于 15%”,考核目标值为“以 2023 年营收为基数,2024 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 45%”。
民生证券指出,AI PC等行业新趋势有望带动整体出货,从而间接拉动NOR Flash需求。EEPROM方面,公司车载系列EEPROM产品已通过A1等级认证,在车身摄像头、车载中控、娱乐系统等应用持续拓展国内外客户,并实现了海内外客户的批量交付,汽车电子产品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②半导体下游需求复苏,一季度产品价格止跌
受半导体下游需求复苏印象,公司一季度NOR Flash和MCU产品线均已止跌。目前,NOR Flash产品单价已经开始逐步修复,MCU产品单价暂时稳定。
中银证券指出,利基市场有望伴随大宗起涨,终端需求呈弱复苏态势。在大宗品涨价氛围带动,同时受惠业者减产效益全面发酵,渠道商库存水位明显下降背景下,NOR Flash等利基存储亦开始酝酿涨价。
③拓展模拟领域产品线,形成多产品线有效协同
公司拓展模拟领域Driver产品线,对存储器产品线和微控制器产品线的有效协同。
- VCM Driver:主要协同公司EEPROM下游占比最大的手机摄像头模组(CCM)领域出货,目前公司开环产品和OIS产品均已出货,可以与公司的EEPROM产品合封为客户供货,后续将持续推进客户拓展及大批量产。
- 预驱产品:推出了用于BLDC电机领域与微控制器产品合封的驱动芯片,帮助MCU产品进一步覆盖风机和水泵类客户需求。
机构观点:
民生证券表示,看好公司在存储NOR Flash、EEPROM领先布局,且随着MCU+模拟芯片的逐步拓展,持续打造新成长极。
华创证券指出,半导体存储市场景气度迎来复苏,公司显著受益于存储器和MCU需求增长,同时充分把握国产机遇。
国金证券指出,自2024第一季度开始,随着需求持续回暖,存储器等芯片价格逐步修复,半导体库存水位开始回升。我们可以看到次轮半导体行业主动去库阶段,至2023第四季度库存水位见底后正式结束,2024第一季度开始行业步入正常供需匹配阶段,接下来随着需求持续改善,芯片价格有望逐步修复。
风华高科
6月4日,红杉中国、民生银行等53家机构对风华高科(000636.SZ)进行调研活动。董事会秘书殷健、证券事务代表张志辉等人回复机构提问。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研制、生产、销售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等。主营产品包括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片式电阻器、电感器、陶瓷滤波器、压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铝电解电容器、圆片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等。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6月17日收盘,公司股价涨2.47%,报13.30元/股。
①下游终端市场景气度持续恢复,业绩持续提升
2023年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下游终端市场景气度持续恢复,通讯、家电等应用板块需求回暖,同时新能源车、工控、储能、AI、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该公司2023年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及扣非净利润同比提升。
据公司近期财报:
- 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42.21亿元,同比增长8.97%,扣非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149.95%。主营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6.77%、32.82%,创下历史新高。
- 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0.58亿元,同比增长13.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91.06%。核心汽车电子、高端通讯客户出货量持续提升,新客户订单交付实现突破。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分析,2024年第一季度MLCC出货量处于近三季的低位,预计2024年第二季MLCC的出货量将实现6.8%的季度增长。预计第二季度MLCC的出货量即将触底反弹,拐点正逐步确立。
②三大主营产品持续扩产,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目前公司三大主营产品为MLCC、片式电阻器和电感器,近年来的产能扩充布局也重点围绕上述三大产品。
- “祥和工业园高端电容基地项目”:一期已达产,三期已有部分产能释放并向客户批量交货;
- “新增月产280亿只片式电阻器技改扩产项目”:已达到设计产能规划要求;
- “新增月产1亿只一体成型电感技改扩产项目”:截至2024年3月,公司一体成型电感产品已有部分产能释放。
- “新增月产40亿只叠层电感器技改扩产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中。
2023年公司主营产品MLCC、片阻产能利用率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目前产品需求稳定。
长城证券指出,公司产品已应用至华为车机终端;公司阻容感等系列产品导入了比亚迪终端车型并实现了批量供货。公司与国内外众多整车品牌及Tier1/Tier2厂商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下游整车厂及tier1厂客户群逐步丰富。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分析,得益于AI服务器订单的强劲需求和ICT产品需求的小幅增长,行业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恢复,龙头公司亦表示库存调整已接近尾声,看好今年下半年发展势头。
机构观点:
长城证券认为,受益于5G通信、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型移动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电子元件产品市场需求有望迎来稳健增长,公司盈利能力亦有望改善。
民生证券表示,MLCC行业正在逐步复苏,高端产品的持续放量,行业的景气度将带动各企业稼动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业绩的持续增长。
(调研来源:普冉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605、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605)
(本文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本文共字,为21财经VIP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