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钢铁板块表现活跃。早盘山东钢铁(600022)触及涨停,截至收盘涨超6%;酒钢宏兴(600307)、重庆钢铁(601005)、八一钢铁(600581)、包钢股份(600010)等跟涨。
今年以来钢铁上市公司股价整体表现不佳,部分公司已回落至1元红线附近。对此,多家公司控股股东发布增持计划,以提振市场信心。
2023年钢铁企业大多营收净利双降
2023年是钢铁行业极具挑战的一年。行业产能充足,呈现钢铁产品出口增幅较大、进口量下降的情形,同时钢铁产品价格有所下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23年钢材出口9026万吨,比上年增长36.2%;进口钢材765万吨,下降27.6%;净出口钢材8262万吨,增长45.6%。进口钢坯327万吨,比上年下降48.8%;出口钢坯328万吨,增长219.2%。
价格方面,据中钢协监测,2023年全年CSPI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11.60点,比上年下降11.07点,降幅为9.0%。其中,CSPI长材指数平均值为115.00点,下降13.12点,降幅为10.2%;CSPI板材指数平均值为111.53点,下降9.85点,降幅为8.1%。
行业景气度低,国内钢铁行业几家龙头公司还能保持平稳运行,其余则大多营收、净利润“双降”。
2023年龙头宝钢股份(600019)营业收入下滑6.3%、归母净利润下滑2.0%;中信特钢(000708)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涨15.94%,归母净利润下滑19.48%。
市值相对较小的钢铁公司则更加艰难。2023年山东钢铁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1.55%,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重庆钢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4%,但净利润持续亏损。
钢铁企业的业绩低迷持续至今年一季度。以山东钢铁为例,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8.3亿元,同比下滑7.76%;归母净利润为-6.38亿元。公司称原因为市场需求不足,钢材价格下滑,原料价格相对高位。
受业绩影响,今年以来钢铁上市公司股价大多持续下行,部分公司已跌至1元红线附近。
重庆钢铁6月13日盘中触及1.06元/股,为历史最低;山东钢铁6月7日盘中触及1.12元/股,为近四年最低。截至6月14日收盘,酒钢宏兴报1.21元/股、凌钢股份(600231)报1.36元/股、包钢股份报1.43元/股。
眼见股价持续下行,多家钢铁企业控股股东出手救市。
这些公司出手了 钢铁行业何时回暖?
拟增持回购金额最高的为山东钢铁。6月13日晚山东钢铁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山钢集团计划耗资5亿元-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6月13日公司首次增持1170.81万股,占总股本的0.11%。或是受到利好消息的影响,山东钢铁6月14日早盘触及涨停,截至收盘涨6.96%。
酒钢宏兴也加入增持行列。今年4月公司披露称,控股股东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耗资1亿元-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6月13日晚公司披露称已增持6838.78万股,占总股本的1.09%,耗资8149.18万元。
重庆钢铁此前披露称,计划以5000万元-1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6月13日公司首次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500万股,增持价格为1.07元/股-1.08元/股,耗资537万元。
民生证券6月14日研报指出,尽管地产领域拖累钢铁需求,但在铁路与能源工程等基建建设、厂房建设及制造业机械设备等需求的共同支撑下,内需整体保持稳定,叠加出口放量,钢铁需求预计下滑幅度有限。
展望未来,房屋方面偏弱的新开工及拿地或仍对一段时间内房屋用钢需求造成一定冲击,但未来需求有望企稳;基建方面在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支持下,铁路和能源建设需求有望持续支撑用钢需求增长;制造业方面,主动去库存将逐步向主动补库存阶段过渡。在“稳增长”政策推进下,叠加新兴领域用钢的增长,预计钢铁需求有望长期维持稳定。
《2023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国内钢铁需求将继续保持韧性,供应与2023年相当,2024年钢铁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从国内需求看,房地产降幅有望收窄、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保持增长、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仍面临高通胀、增长动力不足的风险。世界经济前景不乐观,对钢铁消费和生产带来以下不利影响:第一,外需收缩将加大我国钢材出口下行压力,其对用钢行业生产的影响逐渐显现也将减少钢材间接出口;第二,国际能源价格高位运行,钢铁生产用原料、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将加大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第三,国际、国内钢材价差的缩小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综上,2024年国内钢材出口很难延续2023年的迅猛态势。此次钢铁板块大涨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反弹”?今年钢铁企业业绩又能否回暖?《投资快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