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3日,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开幕的首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在会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金融有效支持》为题做了主旨演讲,深刻剖析了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其后,连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连平表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和动力,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机构通过提供风险投资、创新贷款等多元化金融产品,有效支持了科创企业的资金需求,降低了科技创新的风险和成本。成熟和发达的风险投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与科创融资需求之间具有较高的匹配性,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然而,他同时也强调,我国金融供给结构与科创金融需求之间存在“双欠匹配”现象。
连平指出,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的特点仍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过高。但银行信贷通常是投向成熟的企业,不能承担较高的风险,特别是投向风投行业和股票市场,因此我国银行业虽然资金规模巨大,但却难以全面有效匹配科创金融需求。因此,为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大力营造科创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积极构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机结合并具有更高匹配程度的科创金融支持体系,持续疏通科技金融目前存在的堵点,全面提升科技金融质效。
连平建议,在有效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大力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尤其是针对科创型中小民企的融资功能,以此来带动风投行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银行业进一步改革创新,加大力度发展科技金融。他还提到,参考国外成熟市场股市指数与GDP相关关系,通常股市涨幅是GDP增长的1至1.5倍之间。若如此,我国股市指数应翻番、上证指数至少在8000点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