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深刻 麻辣点评——《程大爷论市》】
第二浪调整至2904点后放量大涨,调整结束了吗?
主持人:本周监管层推出暂停转融券业务,市场也在调整至2904点后出现放量。从技术层面的角度分析,调整结束了吗?
程大爷:我一直以来都在强调“逆向思维”,即站在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时做出的判断才大概率是正确的。
上期节目我提到,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大家要做好在3000底下随时抄底的准备,这就和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上周根据黄金分割比例来推测第二浪的调整目标位,计算出2904点是第二目标位,而本周便得到了印证。
站在技术分析的角度,可以通过3个指标来推测市场的重要拐点时刻。
第一,成交量。在大盘下跌的过程中,缩量是好事,因为越是缩量,说明大盘越接近底部。
第二,RSI(相对强弱指标)。RSI在金针探底后出现了底背离,在指数继续创新低的情况下,对应的RSI并未创新低,而这是一种看涨信号。
第三,MACD(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在金针探底后出现形成金叉的趋势,并在周四时形成金叉。
据此,从量价时空的思维角度分析,2904点极有可能就是第二浪调整的尾部。虽然之前计算2841点是第二浪最悲观的位置,但目前来看,调整至此的概率不大,第三浪极有可能就会从2904点起步。虽然市场波动和反复无可避免,但我认为最黑暗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A股破净率创出近19年最高,股市历史大底都有哪些典型特征?
主持人:A股破净率再破纪录,创出近19年最高,股市历史大底都有哪些典型特征?
程大爷:经验和理性告诉我,市场表现越悲观,往往越接近重要底部。
截至7月8日收盘,A股共有816支个股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在A股公司数量中占比15.23%,相较于7月5日上涨0.93%,创下19年新高。
破净率创新高是出现重要底部的标志之一。过往的19年中,每次破净率达到14%-15%时,之后都会出现重要底部,而这次A股破净率创19年新高,当然也是一大重要见底信号。
除此之外,还有6个现象也预示着股市大底。
第一,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通缩。6月CPI同比增长0.2%,环比下降0.2%,居民消费意愿以及经济热度仍然不尽人意,而这也是历史底部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二,政府不断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然而短期内收效甚微,甚至一些指标仍在创新低,例如房地产的销量还在下降,一些地方的二手房价格与销量仍没有明显的起色。
第三,居民和机构在大规模地削减投资,许多投资者主动退出股市,银行存款屡创新高。
第四,股市没有获得感,投资人对股市都感到绝望,或者持避而不谈的悲观态度。
第五,虽然有很多救市政策出台,但股市对利好麻木,对利空则极度敏感。
第六,成交量低迷,地量之后还有地量。
根据诸多因素综合,历史大底应当已经近在眼前,因此大家不必过于悲观。
证监会暂停转融券业务,持续强化监测监管,有何影响?
主持人:证监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并且要明确高频量化交易差异化收费安排,持续强化交易行为监测监管,这些制度安排会带来哪些影响?
程大爷:很早之前,许多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就在呼吁对转融券业务和量化交易进行管制,所以,证监会依法批准暂停转融通业务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此次监管部门还针对量化交易提出了要明确高频量化交易差异化收费的安排,持续强化交易行为的监测监管。因此,市场对于此次的制度安排反应极为正面。
消息公布后,周四大盘放量上涨至8000亿附近。而我们之前提到过,过往量化交易在成交量总额中占比很高,在目前量化交易和转融券业务受到限制的环境下,5000亿-6000亿的交易量非常正常,而8000亿则可称得上天量。
关于此次制度安排的影响,我认为主要有3点。
第一,影响市场交易量,使低频率交易成为常态。
第二,提振市场信心。监管部门愿意倾听市场声音,并且对市场的呼声予以正面回应,这对恢复市场信心有重要作用。
第三,影响理财市场未来的配置方向。过度的金融创新将会受到影响,对于那些涉及转融通出借或者量化交易的私募产品和公募产品要持谨慎态度。我建议大家尽快回到长期价值投资的轨道,摒弃博弈理念,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以理性的态度选择底层产品。
亮点预告频频,哪些亮点可能成为三季度市场持续的关注点?
主持人:7月中旬已至,市场即将迎来重要部署以及半年报业绩预告的密集披露期,哪些亮点可能成为三季度市场持续的关注点?
程大爷:上期节目中谈到市场风格转化问题,我提出小市值公司近期会迎来一次大反弹,本周得到应验。而“红利+成长”的杠铃配置策略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也都适用。
长远来看,红利板块是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和重头戏。不过,短期而言,大家的配置可以向小市值的成长股稍微倾斜,原因在上期节目中有谈到,可简要概括为:错杀超跌、退市节奏的放缓、并购重组的机会、以及中报披露后的交易预期差。
同时,关于困境反转的情形,一些公司已经交出了靓丽答卷。
例如,牧原股份披露半年报,二季度扭亏为盈,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9亿元,在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23亿的困境中挽狂澜于既倒。牧原股份的表现可以印证猪周期的见底,农林牧渔板块成为值得大家关注的下一板块。
再比如,成长赛道中的风华高科,此前经历超跌,半年内业绩增长160%,股价直接涨停。
此外,还有诸多类似的小市值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值得大家关注。
从最近的市场表现来看,小市值公司的反弹对大市值的红利板块构成了一定挤压,银行、电信等板块都有轻微调整。7月的短期策略是积极参与小市值公司的反弹行情,但千万不要直接将仓位全部移到小市值成长股。长远来看,红利板块仍是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因此大家还是需要坚持杠铃策略,保持成长与红利的动态平衡。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节目就先聊到这里,感谢程大爷,我们下周再见!
程大爷:好的,再见!
如果希望获得本节目的文字版摘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资传媒”,输入节目“程大爷”即可获得文字版摘要。
风险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作为入市依据。本期嘉宾程峰,职业证书编号S0570611100178。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