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需破解哪些问题?

2024年08月29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余洁(联和金融数字经济研究所学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日前,中央网信办联合十部门发布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数字化和绿色化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指南》根据2021年9月以来中央网信办及相关部门启动的双化协同行动计划,提出了在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转型以及发挥绿色转型对数字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三大方面的具体措施,部署了18项重点行动,并在10个地区开展了综合试点建设。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融合发展,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与发展转型,这些在《指南》中都有所体现,概括而言:一是从绿色数据中心到绿色基站,再到电子信息产品的绿色制造,以及通过率先打造绿色数字企业标杆、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企业在双化协同实施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等一系列措施的稳步推进,为数字产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设施、技术、应用等重点环节的绿色化转型路径,数字技术也在电力、采矿、冶金、石化、交通、建筑等9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这些行业的绿色化转型,建设绿色智慧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等方式,数字化与绿色化正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产生深远影响;三是数字化和绿色化融合创新的重要性日益体现,《指南》旨在提倡建立一套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以支撑双化协同发展战略。

尽管我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整体来看,各地双化协同仍处于持续探索阶段,面临管理机制不完善、技术体系不健全、标准规范不统一和“双化”协同程度不高等方面的挑战。具体来说:首先,由于现有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导致部分地区在推进双化协同工作中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给“双化”协同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其次,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体系的不健全限制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某些关键领域的绿色化转型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第三,国际合作和国际互认的力度有待加强,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经验与成果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最后,由于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各地在“双化”协同实践中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影响了协同效应的发挥,也增加了跨地区合作的难度。如何结合地区特色,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数字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数据中心与算力中心已成为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引擎。然而,数据中心与算力中心的高能耗特性也使其成为了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如何在保持数字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兼顾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前述挑战,《指南》提出了“创新引领、协同推进、开放合作、务求实效”的16字发展原则。我们不妨以数据中心与算力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为例,来阐述这些发展原则。

一是创新引领,打造绿色算力基础设施。通过技术革新突破现有数据中心高能耗的制约。例如,采用液冷技术、余热回收等创新手段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效,降低能耗。同时,研发与应用智能调度系统,通过算法优化,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减少无效和过量消耗,确保数据中心在保障运算能力的同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二是协同推进,构建绿色算力生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起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促使数据中心在电力供应方面优先考虑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数据中心与新能源、储能设施的集成发展,特别是在资源条件相对丰富的西部地区,通过东西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三是开放合作,共筑国际绿色算力网络。在实现绿色发展的全球背景下,开放合作成为推动国际经验交流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绿色发展倡议,加强与其他国家在绿色数据中心技术标准、运营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通过建立跨国界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绿色数据中心技术的国际互认与应用,增强我国在全球绿色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是务求实效,促进区域特色绿色化转型。在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进程中,应立足地区实际,充分挖掘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以上海、江浙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为例,由于土地稀缺且电力供应紧张,以及对电力消耗与碳排放的担忧,新建数据中心面临诸多审批障碍。尽管如此,这些地区的算力需求最为强劲,数据中心的建设不宜一刀切。对此,建议在发达地区附近寻找适宜的地理位置,将数据中心与新能源、储能设施有机结合,构建综合性绿色数据中心集群。这样不仅能助力满足发达地区的算力需求,还有利于避免盲目投资,防止出现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导致的区域布局失衡问题。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