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财经,南财观察,各位好,我是高骞,苹果税,其实就是雁过拔毛的“买路钱”,只要使用苹果手机或平板,不管是付费下载APP,还是购买数字商品或服务,订阅个视频会员,打赏个主播,付款中的15%到30%,都进了苹果的腰包,于是各方怨声载道,天下苦苹果税久矣,后来,抖音和微信等平台方想了一招,在支付环节跳转到第三方平台,从而规避苹果税,那苹果能答应么,必须整改,这几年,双方一直在拉锯,你看这几天,苹果公司正在加大对腾讯、字节跳动的施压力度,要求其对微信、抖音作出根本性改变,否则拒绝相关APP的更新,也是因为苹果税。截止到我录这期视频的9月7日,微信应用最新版本已经登陆即将发布的 iPhone 16 系列手机,这为双方就应用内购费用问题的持续谈判争取了更多时间,这事儿最后还没有定论,双方还在谈。30%啊,比我们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的25%,还多出了5个百分点。而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苹果税率也是最高的,对标准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收取30%和15%的佣金。在美国,二者比例分别为27%和12%,韩国则是26%和11%,而全球苹果税率最低的,既不是生它的美国,也不是用它的中国,而是欧盟,今年3月,欧盟《数字市场法》落地,矛头直指苹果税,因苹果在音乐流媒体应用分发市场中滥用主导地位,欧盟对苹果公司处以18.4亿欧元的天价罚款,苹果公司不得不作出妥协让步,现在欧盟市场的应用开发者仅需向苹果公司支付17%的佣金,并且在1年后,这个比例将下降至10%。所以改变规则这事儿,就不是几家企业可以办到的,需要立法,行政,行业联合才能让巨头不再嚣张,我理解富士康还在我们这儿,牵扯到数以万计的员工就业,地方税收,需要权衡和取舍,我也明白即便是华为小米,也存在品牌溢价,但我明明在购买环节交过一次税了,使用个APP,还要重复收费,是不是有点不要脸了,如果真的撕破脸,逼我们二选一的时候,我反正宁可交民族税,也不会交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