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元互换便利工具来了:通过特定一级交易商开展操作 期限不超过1年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要求,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将于近期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下称“互换便利”),支持上述机构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票,增强自身融资和股票投资能力。分析人士指出,此类创新工具涉及多个基础设施,交易要素多、技术含量高,短期内推出对政策协同性和工作效率的要求高。详情>>
·标普500指数年内第44次创新高,美联储“鸽声”减弱 尽管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并没有那么“鸽派”,但在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下,美股延续温和上涨态势,标普500指数和道指创下收盘纪录新高。美东时间10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涨0.71%,报5792.04点,今年第44次创历史新高;纳指涨0.6%,报18291.62点,距离历史高位还有400点左右;道指涨1.03%,报42512点。经济软着陆预期和温和降息周期仍有望支撑美股。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美洲区首席投资官Solita Marcelli表示,美联储决策者普遍认为通胀正在减退,就业增长可能趋向疲软。如果需要的话,降息依然是一个选项。总的来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有可能会在年末给市场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在美联储不急于大力降息的背景下,各期限美债收益率进一步走高。在美联储9月会议中,12名票委中有11人投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只有理事鲍曼一人投了反对票,仅支持降息25个基点。但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们之间的分歧远比表面大,“一些”官员支持较小幅度的25个基点降息。详情>>
·提质、分红、回购进行时!近半数沪市公司推出行动方案 “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在持续升温。10月9日,沪市约10家公司提交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截至目前,推出行动方案的沪市公司达1085家,占沪市47%,包括738家民企、347家央国企,覆盖市值约32.69万亿元,其中上证180指数公司覆盖率约八成。从已披露的行动方案来看,在分析当前经营情况基础上,上市公司详细阐述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包括提升经营质量、加大投资者回报、加强投资者沟通等方面。例如,部分公司明确了未来三年最低分红比例,部分公司提出探索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等。在专项行动的推动下,上市公司“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步巩固,从关注经营规模、增长率向关注提高经营质效、关注投资者回报转变。详情>>
·多家上市企业高管被解除留置 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胜达官宣其实控人、董事长方能斌被解除留置,这距离方能斌被实施留置仅仅过去55天。如同大胜达一样,高管留置数月后“放回”,如此案例年内已有16个,涉及省份11个。一“带走”一“放回”,间隔时间最短的只有11天。如果将实施留置且尚未“放回”的公司计算在内,根据Wind数据,截至10月10日,年内相关上市公司已经多达30余家。而在过去三年间,高管被留置的上市公司合计仅有有31家。上市公司一旦公告高管被留置,其股价往往暴跌。以大胜达为例,在其披露实控人、董事长被带走的8月14日,股价跌停。面对上市公司高管被带走与随之而来的股价大跌,有受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管被带走的企业,多与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关系不大,但接踵而至的股价大跌却波及资本市场投资人。”详情>>
美联储会议纪要“浇灭”大幅降息预期,FOMC内部分歧严重
只要美国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不太可能说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再次大幅降息。FOMC在9月份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5%的范围后,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将此举描述为旨在确保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的重新调整。此举打破了美联储利率变化的典型渐进主义。一些官员表示,他们之所以支持这一举措,是因为近期的通胀数据让他们相信,物价变动率正朝着2%的目标迈进。尽管如此,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的9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一些官员倾向于以更渐进的步伐降息,这可能是因为即使承受着美联储官员们所谓的“限制”政策,美国经济仍然具有显著的韧性。会议纪要显示:“一些与会者表示,他们更希望在本次会议上将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还有一些与会者表示,他们可以支持这样的决定。”详情>>
历史上放量大涨后的一些规律总结
展望10月,随着9月指数大涨确认了中期低点,未来市场整体大方向上以上行趋势为主。纵观历次指数级别大涨后的主线,无外乎围绕政策、宏观趋势、产业趋势和增量资金展开,如果是后续经济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且超预期,胜率最高的主线是各行业高质量龙头策略,类似中证A50、300质量等,ETF作为目前的主力增量资金,对这个策略形成资金面的加持,胜率较高。如果后续经济仍然保持稳定,则投资者会寻找产业发展主线,目前来看全社会智能化,国家安全、人口老龄化是最重要的产业趋势。9月24日至30日,WIND全A,沪深300等指数涨幅都超过了20%。这种经过了长期调整,然后因为政策的催化,出现短期放量大涨,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分别是1999年的519行情,2005年7月22日之后逆转,2009年的开年大涨,2014年10月28日的大涨,2019年春节后大涨等等。详情>>
2024年9月外汇储备、黄金储备数据解读
2024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64亿美元,比9月末上升282亿美元。8月末黄金储备为7280万盎司,连续第5个月保持不变。9月末外储规模上升幅度达到0.86%,连续三个月较大幅度上升。背后的原因也与此前两个月类似,主要是美元指数下跌与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叠加共振,推升我国外储资产价值。近期我国出口保持强势,跨境资金流动整体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后,8月银行代客结售汇转为顺差,外汇市场情绪好转,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缓解。这些都为近期外储规模稳中有升提供支持。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我们判断,后期伴随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指数上升空间不大;在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的前景下,类似8月初日股暴跌的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还会保持基本稳定。详情>>
新造车,得混动者得天下
车企迎来“金九银十”。刚刚过去的9月,车企集中发力,新车扎堆上市。据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上市或开启预售的新车超过50款,其中一个明显趋势是“卷低价”,理想、零跑、小鹏、极氪等多家车企均凭借低价策略在9月创下最佳战绩。另一大变化是,近期加入混动阵营的车企越来越多,8月底,极氪和阿维塔同日宣布入局混动市场,9月中旬,小鹏被曝出将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首款增程式SUV。此前,埃安、智己等原本专注纯电车型的企业,已经开始规划混动车型的开发,小米也被曝出第二款新能源车型是一款增程式SUV。结合今年前8个月的销量来看,“混动”这一曾被视为“过渡路线”的技术,大有逆袭成为主角之势,销量增速大幅超过纯电车型。虽然起初不被看好,但从近几年的销量情况来看,插混车已经逐渐逆袭。东兴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在新能源乘用车中销量占比仅有17.4%,但此后占比提升迅速,2023年已提升至31%。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