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伴随降本增效与工艺成熟度提升,BC电池技术产业化提速明显,光伏产业步入新一轮技术创新活跃期。
昨日,隆基绿能(601012)在ATP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现场发布HPBC2.0技术平台及全新一代分布式组件产品——Hi-MOX10。据隆基绿能介绍,公司组件排产连续三个月进行了上调,主要原因是今年下半年组件订单较为充裕。
BC电池技术产业化提速
2022年,传统主流PERC电池市场被压缩至约73%。根据中国光伏业协会预测,2024年N型TOPCon电池占比将达到约60%,成为主流电池技术路线。伴随2023年9月5日隆基绿能公开表示BC电池将是未来5-6年的主流路线,明确押注BC电池路线,BC电池加入“战场”。截至目前,BC技术主要代表企业已实现量产并以GW级出货。
隆基绿能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HPBC二代电池量产线全线贯通,技术成本指标全面达标。基于HPBC二代技术,公司推出了面向集中式市场的Hi-MO9组件,输出功率高达660W。在产品发布后不到2个月时间,公司已获得超过1GW订单。此外,公司还规划了未来BC电池产能的建设计划,预计2025年底公司BC电池产能将达到70GW,到2026年底国内电池产能计划全部切换至BC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绿能另一对手爱旭股份在BC电池集采方面也有新进展。近日,粤水电2024-2025年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在总规模4GW的集采项目中,爱旭股份携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ABC组件,成功入围标段4的605Wp及以上双面双玻单晶BC组件集采名单。
回溯过去数年,光伏电池主流技术从BSF、PERC逐渐过渡到TOPCon时代。与此同时,BC、HJT(异质结)、钙钛矿电池技术也竞相“斗艳”。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认为BC电池是一种平台技术,任何技术都可以和BC“嫁接”,任何技术加了BC以后可以使电池效率更高。以隆基绿能的HJT和HPBC的极限效率世界纪录来看,一个是26.8%,一个是27.3%,相差0.5%,可以推测相关技术加了BC以后都可以提高0.5%,而0.5%在行业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沈文忠还认为BC电池在分布式光伏领域更有优势,TOPCon、HJT在集中式电站中更有优势,因为双面率高一些。未来将呈现“两条腿同时走路”的局面,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使用不同的产品。
隆基绿能发布HPBC二代分布式新品
10月11日,隆基绿能在ATP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现场发布HPBC2.0技术平台及全新一代分布式组件产品——Hi-MOX10,该公司称,标志着全球分布式市场全场景首选高价值组件产品出炉。
据该公司管理层介绍,晶硅电池效率的理论极限为29.4%,隆基该电池的量产效率为26.6%,是目前晶硅赛道已知的量产效率最高的电池技术。该技术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4.8%,是当前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光伏组件。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是晶硅电池最后一代实现绝对效率1%跨越的电池技术,宣告BC时代真正来临。
据了解,2021年隆基率先实现TOPCon电池转换效率25.21%的世界纪录,此后2年达到25.41%。单结晶硅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是29.4%,BC电池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可以达到29.1%。目前隆基已经多次突破BC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今年隆基刚刚取得27.3%的最新世界纪录。
此外,隆基还透露其BC电池产品已在全球多个市场获得广泛应用与认可,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与技术的持续创新,隆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BC技术的领导者与推动者。
隆基绿能连续三个月上调组件排产
近日,隆基绿能披露了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参加了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组织的策略会,参与线上会议或接受现场调研,机构主要关注了光伏行业价格修复进程以及隆基绿能硅片、组件产品的排产等情况。
就价格修复情况来看,隆基绿能认为从名义产能看,预计2025年行业供需错配的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公司也提到随着行业企业经营压力的持续,行业实际的产出和需求之间会逐渐得到平衡,推动产业链价格逐步修复。与此同时,光伏技术仍在不断进步,新型高效电池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行业供给结构的优化,并进一步引领产业价格的理性回归。
今年8月底,隆基绿能率先上调硅片报价,此举也引发机构关注。隆基绿能介绍说,公司适度上调硅片价格,目的在于推动行业尽早结束低价竞争的无序状态,重回理性健康的竞争环境。本次调价后,硅片按照调整后的价格持续成交。由于本轮产业链价格跌幅较深,产业链价格修复尚需时间。
事实上,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不少企业均下调了产线开工率。据隆基绿能介绍,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硅片排产持续保持稳定的水平,月度之间并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组件排产连续三个月进行了上调,主要原因是公司今年下半年组件订单较为充裕。
至于行业排产情况,隆基绿能分析称从最近国内光伏组件招标情况看,部分组件价格已经跌破0.7元/W。在持续的经营压力下,行业组件排产开始转向谨慎,结合第三方行业咨询平台的数据,目前行业组件排产总体较为平稳,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至今年第四季度。
关于国内分布式光伏需求的问题,隆基绿能认为尽管现有电网的消纳能力可能成为制约因素,但分布式光伏尤其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领域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公司指出分布式光伏项目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通过利用闲置资产降低用电成本还能带来环境效益,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隆基绿能预计在政策支持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驱动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了起草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1月8日。
该办法对分布式光伏进行了明确分类,分为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类。其中一般工商业公共连接点电压等级为10千伏(20千伏)及以下、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大型工商业公共连接点电压等级为35千伏、总装机容量不超过20兆瓦或公共连接点电压等级为110千伏(66千伏)、总装机容量不超过50兆瓦。
在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两种模式之外,新版办法首次提出全部自发自用的上网方式,要求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必须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模式,项目投资主体应通过配置防逆流装置实现发电量全部自发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