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据《投资快报》统计,昨日共有10家公司发布计划减持公告,涉及的公司包括绿通科技(301322.SZ)、南凌科技(300921.SZ)、新巨丰(301296.SZ)、思泉新材(301489.SZ)、宝地矿业(601121.SH)、九典制药(300705.SZ)、浩通科技(301026.SZ)、中国宝安(000009.SZ)、江苏博云(301003.SZ)以及云煤能源(600792.SH)。
以下是部分重要减持计划:
绿通科技(301322.SZ)公告了多位持股5%以上一般股东的减持计划。广州创钰铭晨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等五家公司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8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6%。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2.42亿元,减持原因系基金退出需要。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的南凌科技(300921.SZ)更是有两位实际控制人及一位持股5%以上一般股东发布减持计划。淮安众人佳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蒋小明和陈树林合计计划减持不超过752.5066万股,减持原因均为资金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南凌科技的两位实控人合计计划减持390.79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674%,按公告日收盘价则可套现约8234万元。
浩通科技(301026.SZ)则公告称,公司高管朱丰计划减持不超过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0223%;实际控制人夏军计划减持不超过1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4241%;股东徐州博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计划减持一定数量的股份,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浩通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及高管合计可套现约5086万元。
此外,还有多家公司如思泉新材(301489.SZ)、新巨丰(301296.SZ)、中国宝安(000009.SZ)、宝地矿业(601121.SH)、九典制药(300705.SZ)等也发布了股东的减持计划。这些减持计划的原因多为股东个人资金需求、基金退出需要、自身经营发展需要等。
此外,记者了解到面对股东增减持行为的日益频繁,监管层也在积极行动。10月14日晚,证监会发布消息称,正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在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更是宣布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旨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这些举措表明,监管层正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股份回购和增持的相关制度,以提升其包容性和实施便利性。同时,鼓励上市公司及其董监高依法实施股份回购和增持,也是积极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和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举措。
然而有市场人士表示,尽管监管层不断出台利好政策,但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及其实控人选择在市场大涨之机抓紧减持套现。对于市场而言,股东减持计划无疑会增加市场的供应压力,可能对股价产生一定影响。而且现如今上证指数告别3000点迈上升途更是多方努力之下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A股史无前例的重磅政策利好之下,投资人正在重塑宝贵的市场信心。但作为股市发展基石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却并不都在响应监管号召,增持回购。有些上市公司及其实控人不但没有做哪怕是表面上看是隔靴搔痒的敷衍动作,反而“顶风作案”,趁市场大涨之机抓紧减持套现“割韭菜”。在全市场期盼已久的组合拳发力之时,他们却成了挖中国股市墙角的人,这无疑让投资者感到失望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