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之王”的双重困境 华熙生物遭遇业绩下滑与股东减持压力,百亿解禁潮加剧市场担忧

2024年11月08日 19:49   股市广播

记者 余以墨

 

 

作为国内透明质酸领域的龙头企业,A股上市公司华熙生物(688363)近期遭遇了业绩下滑和股东减持的双重打击。随着公司迎来百亿级别的解禁潮,加之三季报业绩不佳,市场对华熙生物的未来走向和股价表现充满关注。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一再下滑

华熙生物近期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业绩数据显示公司正面临严峻挑战: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38.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降至3.62亿元,同比下降29.62%。这一业绩下滑与公司去年同期相比,显示出明显的疲软态势。

事实上,自2019年上市以来,华熙生物的营业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至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高增速。然而,从2023年开始,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且下滑幅度逐渐扩大。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三季报显露业绩“疲态”的正是华熙生物最重要的主营业务——功能性护肤品。这一业务从2022年占公司营收比例超过70%,一路下降至2023年的60%左右,今年上半年,该项主营业务实现收入仅13.81亿元,同比2023年再次下降29.74%,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已不足50%。

对此,华熙生物董事长、总经理赵燕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自2023年以来,公司主动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提出变革,对各大品牌进行阶段性调整,调整涉及到品牌打造、产品体系、渠道结构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目前,公司对旗下各大品牌的阶段性调整仍在持续,变革效果仍需要时间体现。”

 

大规模股份解禁,二股东抛减持计划

在业绩不佳的同时,华熙生物还将迎来大规模的股份解禁。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在11月6日有约2.84亿股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58.86%,解禁市值高达170.10亿元人民币。这批解禁的股份限售期为60个月,解禁股东只有一位,即公司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

虽然截至目前控股股东并未透露减持计划,但是公司第二大股东国寿成达却坐不住了,抛出了大规模减持计划。根据公告,华熙生物持股5%以上股东国寿成达计划在2024年10月31日至2025年1月28日期间减持公司股票,合计不超过1204万股,拟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合计不超过2.50%。

毫无疑问,此次解禁和减持计划对股价构成了进一步的压力。10月8日华熙生物股价最高录得84.59元/股,11月8日收盘价为63.97元/股。

如果将时间线拉的更长,华熙生物股价在三年之内的跌幅更为显著——2021年7月一度冲高至近314元/股,较发行价47.79元/股涨幅超过5倍,公司市值曾突破1500亿元关口。随后其股价一路走跌,11月8日最新收盘价不足64元/股,最新市值308亿元,市值蒸发近1200亿元。

 

控股股东曾因违规减持被通报批评

“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未来是否有减持计划?华熙生物是否有回购计划?如果有回购计划,预计的回购金额和价格区间是多少?回购计划是否能够作为公司稳定股价的长期策略?公司将如何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提升市场信心?”投资快报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给华熙生物发送了采访函,然而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无论如何,华熙生物在经历业绩下滑和股东减持的双重打击后,公司股价正面临多重压力。市值超170亿元解禁股进入为期60个月的限售期,始终像悬在投资者信心头顶的达摩克利之剑。  

网络上关于华熙生物控股股东华熙昕宇的报道并不多,然而2020年10月30日一则深交所对其给予通报批评处分的决定,并事关减持事项,令人关注。

通报显示,经监管查明,华熙昕宇作为第一创业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所持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比例不超过第一创业发行上市时持有的股份总数的25%,即134,929,600股。截至2020年7月8日,华熙昕宇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以及可交换债券换股等形式累计减持第一创业股份数量214,547,434股,超出承诺可减持数量79,617,834股。

 

财经日历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