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据《投资快报》统计,共有7家公司发布计划减持公告,按公告日收盘价,预计可套现8.57亿元。涉及的公司包括御银股份(002177.SZ)、润本股份(603193.SH)、诺思格(301333.SZ)、索辰科技(688507.SH)、贵航股份(600523.SH)、东尼电子(603595.SH)以及富祥药业(300497.SZ)。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这些减持计划涉及的公司涵盖了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研究和试验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以下是部分重要减持计划:
润本股份(603193.SH)的持股5%以上股东JNRY VIII HK Holdings Limited计划减持不超过1213.77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该股东表示,减持是基于基金投资运作需求。按公告日收盘价25.93元计算,预计套现金额高达3.15亿元。据了解,该公司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从事驱蚊类,个人护理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的诺思格(301333.SZ)也发布了减持计划,和谐成长二期(义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和珠海和谐康健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计划减持不超过2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按公告日收盘价61.47元计算,预计套现金额约为1.57亿元。这两家股东表示,减持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据了解,该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全球的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综合的药物临床研发全流程一体化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是临床试验运营服务(“CO服务”)、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SMO服务”)、生物样本检测服务(“BA服务”)、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服务(“DM/ST服务”)、临床试验咨询服务、临床药理学服务(“CP服务”)。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索辰科技(688507.SH)同样面临股东减持,杭州伯乐中赢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宁波赛智韵升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减持不超过178.19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按公告日收盘价69.56元计算,预计套现金额约为1.24亿元。该公司主要从事工程仿真软件、仿真产品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计划减持公告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和控股股东的身影。例如:
御银股份(002177.SZ)的实际控制人杨文江计划自2024年12月6日至2025年3月5日期间,减持不超过2283.5737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按公告日收盘价4.78元计算,预计套现金额约为1.09亿元。御银股份主要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公告显示此次减持计划是股东对于个人资金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杨文江截至公告发布,持有公司股份约1.2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11%,持限售股约0.92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2.08%。御银股份的股价今年也在“低位”进行徘徊,2月26日的股价达到了今年最低价2.62元每股,1月12日,经过连续7个交易日的上涨,该股最终涨至5.81元每股,达到了今年最高价,距此次实控人宣布计划减持仅相差2个交易日。
在业绩方面,据披露年报显示,御银股份营业收入最高时期为2015年,营业总收入达10.97亿元,归母净利润6944.68万元。此后营收逐年下滑,仅在2023年年报中出现增长趋势,同比增长2.94%,当年营收7055.9万元,归母净利润1544.87万元。最新三季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5127.28万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为1256.02万元,同比增长1.18%。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度,御银股份净利润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6176.13万元,同时营业收入为8946.34万元。这一财务状况触发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中关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规定。因此,自2022年5月5日起,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然而,在2022年度,公司实现了扭亏,满足了“摘帽”的标准。基于此,2023年6月12日,御银股份的股票成功“摘帽”并恢复交易。
其他公司减持情况
此外,贵航股份(600523.SH)、东尼电子(603595.SH)以及富祥药业(300497.SZ)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发布了股东减持股份的公告。这些减持计划涉及的股份数量均为几百万股不等,减持目的也均为股东或个人的资金需求等。
此外,记者了解到面对股东增减持行为的日益频繁,监管层也在积极行动。10月14日晚,证监会发布消息称,正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在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更是宣布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旨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这些举措表明,监管层正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股份回购和增持的相关制度,以提升其包容性和实施便利性。同时,鼓励上市公司及其董监高依法实施股份回购和增持,也是积极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和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举措。
然而有市场人士表示,尽管监管层不断出台利好政策,但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及其实控人选择在市场大涨之机抓紧减持套现。对于市场而言,股东减持计划无疑会增加市场的供应压力,可能对股价产生一定影响。而且现如今上证指数告别3000点迈上升途更是多方努力之下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A股史无前例的重磅政策利好之下,投资人正在重塑宝贵的市场信心。但作为股市发展基石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却并不都在响应监管号召,增持回购。有些上市公司及其实控人不但没有做哪怕是表面上看是隔靴搔痒的敷衍动作,反而“顶风作案”,趁市场大涨之机抓紧减持套现“割韭菜”,这无疑让投资者感到失望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