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2月9日—12月13日),国内方面,中国11月CPI、PPI、进出口数据出炉。海外方面,美国11月核心CPI将披露。本周沪深两市将有3只新股申购,两市近265亿元市值限售股解禁。
12月9日(周一)
中国11月CPI同比
中国11月PPI同比
欧元区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
美国批发销售月率
12月10日(周二)
中国11月进口同比
中国11月出口同比
澳大利亚澳洲联储利率决定
德国CPI月率
12月11日(周三)
美国11月核心CPI同比
美国11月CPI同比
加拿大央行利率决定
12月12日(周四)
欧元区欧洲央行边际贷款利率
欧元区欧洲央行主要再融资利率
欧元区欧洲央行存款便利利率
英国工业产出月率
12月13日(周五)
英国Gfk消费者信心指数
欧元区工业产出月率
美国进口物价指数月率
本周沪深两市近265亿元市值限售股解禁
Wind数据显示,本周(12月9日—12月13日)沪深两市共有39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25.31亿股,按12月6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为264.62亿元。解禁市值排名前三的个股分别为:国投电力(77.54亿元)、东芯股份(37.88亿元)、正邦科技(34.42亿元)。
具体来看,国投电力12月9日将解禁4.88亿股,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东芯股份12月10日将解禁1.66亿股,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正邦科技12月9日将解禁10.56亿股,为其他类型。
1)新华述评:未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不断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有效性
新华社12月7日晚发布文章《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五》。文章指出,立足当下和未来,如何让货币政策更好促进稳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释放出鲜明信号:目标体系方面,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执行机制方面,会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传导机制方面,要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升金融机构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增强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可以预见,未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不断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有效性,为经济稳定增长、结构优化调整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2)中国央行11月末黄金储备7296万盎司,半年来首次增持
12月7日,中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1月末黄金储备报7296万盎司,10月末为7280万盎司。此前央行连续六个月暂停增持黄金。
3)外汇局: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
1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升幅为0.15%。
4)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
据央视新闻,12月6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运输生产规模与安全保障能力相匹配。持续提升民航服务品质,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实施好相关重大投资项目,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坚持开放合作,不断优化全球航线网络布局,促进国际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5)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我国财险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中资财险公司优化境外布局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2月6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我国财险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中资财险公司优化境外布局,支持在华外资财险公司高质量发展。稳妥扩大再保险供给。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扩大境内外再保险市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探索监管规则互认。探索相关财险业务互联互通,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6)广州:符合条件的存量房可以转化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12月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其中提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方式可由存量房转化。符合产权清晰、位置适宜、面积适中等条件的存量房可以转化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单套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90平方米。面向高层次人才等群体供应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面积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周A股将有3只股票发行申购,为沪市主板、北交所和创业板新股。
渤海证券
就A股的流动性环境而言,资本市场的政策利好不断,为A股的流动性转向夯实了政策基础。在政策的有力引导下,保险、证券公司等机构资金将迎来配置意愿和配置能力的提升过程。而权益类公募基金,也以指数基金为代表迎来品种的不断丰富和规模的不断扩张,将为A股市场带来重要的流动性增量。整体而言,2025年A股市场将延续流动性的增量特征,这为市场交投的活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注板块:
(1)地产基建链;
(2)消费板块;
(3)TMT板块;
(4)国防军工;
(5)电力设备;
(6)券商。
中原证券
在经济与政策交织的综合作用下,A股市场扭转连续三年下滑态势,在2024年走出两波先抑后扬的小行情。2025年,预计市场多空博弈的焦点或将侧重于国内宏观政策是否通过呵护股市以维持信心、稳定预期,考虑到“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底层逻辑所体现出的政策意图,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政策主线将是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推动并购重组、提升投资者回报等方面加力部署,预计A股市场总体维持震荡上行的运行态势。
关注板块:
(1)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如:人工智能、半导体、化工新材料等;
(2)促内需相关的消费和基建板块,如:智驾产品产业链、智能家居、宠物用品、船舶、工程机械等;
(3)供给优化和需求回暖导致行业景气度迎来拐点,如:光伏、锂电池等;
(4)破净比较集中或是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建筑、煤炭、交运、银行等。
西部证券
资本市场改革牛,坚定看多。我国目前处于内需强化的变迁初期,金融周期的信用扩张底部企稳,需要资本利得和投资收益来推动整体经济周期企稳回升,资本市场作为主要抓手一箭三发,一是形成较好的慢牛形态,推动居民在收入端的增速上行,进而提升消费,二是形成较好资本流动环节,从过往的居民、企业、居民的消费信用循环,增加市场、居民、企业、市场的新型循环体系,提升财政货币支出弹性,进一步提升增长动能,三是通过重视投资者的资本市场,形成较好的投资氛围,使得投资者能够获得资本利得的同时,吸引海外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企业获得更多正面现金流,是未来三年的重中之重。
关注板块:
(1)AI链:看好算力和大模型,AI应用、以及算力驱动下电力基建与铀资源;
(2)新质生产力与自主可控:半导体产业链、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合成生物、国产软件&操作系统、国产算力、量子通信等;
(3)顺周期资产与供给侧改革:有色(稀有金属等)、机械、医药、新能源(光伏、锂电)与水泥;
(4)资本市场与改革牛:券商、回购、并购重组、中特估。
光大证券
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流入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估值。短期内,市场交易或仍然围绕政策预期展开,2024年12月与2025年3月或将是市场行情演绎的重要时间节点。市场面临的风险或仍来源于外部,预计市场风格介于均衡与成长之间。
关注板块:
(1)证券;
(2)光伏设备;
(3)电池;
(4)半导体。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