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1月物价的总量和结构特征

2025年02月11日 11:28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郭磊 系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第一,2025年1月CPI同比0.5%,PPI同比-2.3%。按照CPI和PPI经验权重分别60%和40%简单模拟,则1月模拟平减指数同比为-0.62%,较前值的-0.86%有所收窄,处过去五个月以来最高。简单来看,广义通胀依然在负增长区间,但较9-10月低点有初步好转。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1月同比为0.6%,属于7个月以来最高。

第二,CPI月度环比为0.7%,大致在季节性的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食品价格在2025年春节期间的季节性偏弱,比如猪肉,在之前连续三个月环比负增长的基数下,春节期间的1月环比也只有1%。春节期间旅游和文娱等服务类消费较为活跃, 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环比上涨,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这一特征不一定是短期现象,它反映的是代际消费习惯、居民假期消费结构的变化。

第三,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政策红利继续释放之下,汽车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有趋稳的迹象。本轮耐用消费品价格压力最大的阶段是2024年10-11月,借“924”稳增长势头,企业“以价换量”去库存,PPI耐用消费品10月环比为-1.1%,CPI家用器具11月环比为-0.9%。2025年1月,CPI家用器具环比0.4%、CPI交通工具环比零增长、PPI耐用消费品环比0.2%、PPI汽车制造环比0.5%,均告别了价格单边收缩的特征。

第四,PPI环比-0.2%,符合春节期间工业、建筑业淡季季节性特征,同比持平前值。值得注意的细节有三:一是煤炭开采行业PPI1月同比-10.1%(去年全年-8.2%),仍是拖累PPI的关键行业之一;二是由于建筑业开工尚未上来,水泥等价格依然偏弱,非金属矿1月环比-0.6%,同比-3.0%(去年全年-6.3%);三是新产业产品有价格拖累初步减轻的迹象,1月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5%;1月电气机械行业PPI同比-1.6%(去年全年-3.3%、去年12月-2.1%)。

第五,简单总结,去年四季度以来价格水平有初步改善的迹象;但整体中枢仍低,达到更合意和合理的位置仍待时日。后续需要关注的线索一是需求扩张,2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提出要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各地“新春第一会”也释放出稳投资的信号;二是供给优化。2月8日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文件(2025年版)》,对工业装备、环保和能耗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类似这样的新一轮行业政策对于产能和价格的影响。

正文

2025年1月CPI同比0.5%,PPI同比-2.3%。按照CPI和PPI经验权重分别60%和40%简单模拟,则1月模拟平减指数同比为-0.62%,较前值的-0.86%有所收窄,处过去五个月以来最高。简单来看,广义通胀依然在负增长区间,但较9-10月低点有初步好转。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1月同比为0.6%,属于7个月以来最高。

据万得数据(下同),2025年1月CPI同比为0.5%,高于前值的0.1%。2024年8月CPI同比为0.6%,9-10月分别为0.4%、0.3%;11-12月分别为0.2%、0.1%。

2025年1月PPI同比为-2.3%,持平前值。2024年9月为-2.8%,10月为-2.9%,11月和12月分别为-2.5%、-2.3%。

按照CPI和PPI经验权重分别60%和40%简单模拟,2024年9-11月处于徘徊阶段,分别为-0.88%、-0.98%、-0.88%,12月为-0.86%,2025年1月为-0.62%。

CPI月度环比为0.7%,大致在季节性的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食品价格在2025年春节期间的季节性偏弱,比如猪肉,在之前连续三个月环比负增长的基数下,春节期间的1月环比也只有1%。春节期间旅游和文娱等服务类消费较为活跃,[1]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环比上涨,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这一特征不一定是短期现象,它反映的是代际消费习惯、居民假期消费结构的变化。

2025年1月CPI环比0.7%,春节分布相似的2017、2022年1月环比分别为1.0%和0.4%,春节在2月的2021、2024年,2月环比分别为0.6%和1.0%。

1月食品和非食品环比分别为1.3%、0.6%;去年2月环比分别为3.3%、0.5%。

1月猪肉价格环比为1.0%,2024年10-12月环比分别为-3.7%、-3.4%、-2.1%。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政策红利继续释放之下,汽车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有趋稳的迹象。本轮耐用消费品价格压力最大的阶段是2024年10-11月,借“924”稳增长势头,企业“以价换量”去库存,PPI耐用消费品10月环比为-1.1%,CPI家用器具11月环比为-0.9%。2025年1月,CPI家用器具环比0.4%、CPI交通工具环比零增长、PPI耐用消费品环比0.2%、PPI汽车制造环比0.5%,均告别了价格单边收缩的特征。

在2024年11月报告《为何10月PPI略低于依据高频数据的预测》中,我们指出:制成品比如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行较为明显,如计算机、家用电器、汽车等,PPI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下行达1.1%,是有数据以来单月最大降幅。高频数据显示10月汽车销售增速并不低,那么为何会大幅降价?统计局这些产品降价解释“受国际经济环境及国内企业促销活动等因素影响”,我们理解企业可能借助需求环比好转及“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加快去库,“双11”提前,相关耐用消费品促销力度较大。短期“以价换量”问题不大,如果后续需求端回升能够持续,则价格会较快企稳。

PPI环比-0.2%,符合春节期间工业、建筑业淡季季节性特征,同比持平前值。值得注意的细节有三:一是煤炭开采行业PPI1月同比-10.1%(去年全年-8.2%),仍是拖累PPI的关键行业之一;二是由于建筑业开工尚未上来,水泥等价格依然偏弱,非金属矿1月环比-0.6%,同比-3.0%(去年全年-6.3%);三是新产业产品有价格拖累初步减轻的迹象,1月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5%;1月电气机械行业PPI同比-1.6%(去年全年-3.3%、去年12月-2.1%)。

[2]从同比看,1月价格下降的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0.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0.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0%,汽车制造业下降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8%,纺织业下降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3%,上述10个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2.11个百分点,超过总降幅的九成。

简单总结,去年四季度以来价格水平有初步改善的迹象;但整体中枢仍低,达到更合意和合理的位置仍待时日。后续需要关注的线索一是需求扩张,2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提出要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各地“新春第一会”也释放出稳投资的信号;二是供给优化。2月8日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文件(2025年版)》,对工业装备、环保和能耗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类似这样的新一轮行业政策对于产能和价格的影响。


风险提示: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超预期;国内房地产价格调整时间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受建筑业需求影响单边趋势超预期;食品价格短期内出现超预期上行或下行。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