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资产管理:2025——聚焦中国之年

2025年02月13日 14:53   瑞银集团

作者: 瑞银O’Connor亚太区主管John Bradshaw及瑞银O\'Connor中国股票多/空策略研究主管覃甲

踏入2025年,市场对于美国例外论形成一致共识。 随着特朗普重掌政权,市场憧憬今年年初迎来众多利好因素,例如放宽监管、企业和消费者乐观情绪好转,以及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等。 美国工业持续增长也可能为美国带来蓬勃机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其他国家。 事实上,考虑到机遇及各种因素,我们认为对于多/空投资策略而言,布局中国将十分有利于投资组合取得丰硕回报。

拐点将至

经历了事件频发的2024年后,我们预计2025年市场在迎来剧烈波动的同时,也处处存在机遇。在中国国内,房地产及工业周期即将迎来关键的转折点,预示着经济转型及金融体系去风险化有望取得积极进展,进而对资本市场带来根本性影响,中国股市亦有可能被重新评级。

纵观房地产周期,房地产投资虽然预计将进一步放缓,这反而可能加快消化住房库存的吸收,从而减少供应,并因此而提高房地产价值。 所以一线城市二手市场的高频数据是值得注视的重要指标,该数据自20249月起显著走强。我们预计,只要二手市场保持在当前的水平,且政府采购计划更见奏效,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库存将在2025年下半年重返正常水平。 这可能有助于2026年房价更趋稳定、投资温和回升。 地方政府土地出售收入从2022年的高位8.5万亿元人民币缩减至2023年的6.5万亿元人民币,2024年进一步回落至2万亿元人民币。再加上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债务,地方政府融资成本过去两年减少约45万亿元人民币。 近期公布的LGFV债务置换方案或将进一步缓解市场对LGFV债务风险的忧虑,并为地方政府支出提供适度支持。

工业产能扩张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11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9.3%,但名义工业生产低于3%。此差距表明了制造业投资可能有必需要调整,才能够更紧贴需求增长,从而重新建立可持续的企业利润率。中国政府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旨在减慢贷款增长、注重风险管理及控制资本支出增长,可望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更加可持续的产能扩张。不少指标显示,政策自2024年第三季起着手合理化、协调、包容降低工业贷款增长的窗口指导、禁止地方政府非法激励企业,以及淘汰现有的低效产能。

投资部署评估

2025年,我们认为有必要考虑科技及人工智能(AI)周期,对投资组合加以评估。虽然我们仍看好训练及推理需求驱动的图形处理器(GPU)、自特定应用集成电路 (ASIC) AI网络的需求,但手机、眼镜及代理商等能够覆盖大众市场的产品或实体将是我们关注的领域,我们相信由于中国国内人口众多、工程实力强大,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表现出色。处于AI投资第二阶段的中国公司亦呈现投资价值。 尽管面临美国可能增加关税及限制性政策等挑战,但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太可能受阻,尤其是中国整体贸易顺差自2022年起大幅超越加工贸易顺差。中国企业家坚韧的职业精神,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丰富的超额回报机遇

鉴于不同周期的各个阶段及不可预测的因素,2025年的格局复杂多变。 然而,无论市场结果如何,我们相信,凭借多/空投资策略,中国各行各业仍将带来丰富的超额回报机遇。 我们将维持防守性投资组合,直至两个关键事件明朗化为止:特朗普的首轮政策行动,以及3月初的两会(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委员会会议),随后市场将步入两个月的政策真空期。我们预计2025年年中将会得到更明确的数据,反映关税上调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以及房地产市场是否企稳、工业投资是否合理。 随着宏观不确定性减少及市场功能增强,我们计划重新调整投资组合并增加风险资产。 作为基本因素驱动的相对价值投资者,我们深信,2025年将是蕴藏超额回报机会的另一年,且我们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