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2月21日,北京单体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综合型会展场馆——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新国展二期)正式投入运营,并迎来首展——第36届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及设备展览会暨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零部件及服务展览会。作为北京会展平台迈上新台阶的里程碑事件,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的投运标志着北京展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升级,进一步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由北辰集团、中建二局和北京建工共同投资建造运营,于2021年开工建设。场馆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琉璃瓦形象,以“紫金丝带”为创意核心,丝带交织于各个展厅之间,寓意共建“一带一路”,展现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美好愿景。
高能级展会综合体 助力北京会展之都建设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北京市顺义新城后沙峪组团东南部,紧邻新国展一期,距离首都国际机场仅2公里,总建筑面积约61.1万平方米。场馆拥有21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和1.5万平方米的会议空间,投用后将有效弥补北京展览面积不足的短板。与新国展一期联动后,可满足30万平方米的净展规模,为大型展览活动落地北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场馆历时3年匠心打造,建设团队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品质,精心构建了一个集展览、会议、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公共活动空间。展览中心采用鱼骨式排列,设有9座展馆和3座登录厅,每个展馆面积约2.3万平方米,各场馆之间通过丝带状连廊相连。会议中心设有38间多种规模的会议厅室,可同时容纳9000人参会,并配备可移动隔板,满足多样化会议需求。此外,配套酒店将提供410间客房,预计2025年4月底竣工。
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始终 科技赋能智慧运营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全面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科技、绿色、安全、数字化等元素在场馆中深度融合,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场馆屋面形似“紫金丝带”,采用镀铝锌钢板直立锁边系统,金属面层经过仿铜PVDF氟碳涂层处理,能够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实现轻量化、牢固稳定的理想状态,契合绿色建筑长期可持续的理念。
为保障展会安全,场馆每个展厅的地板采用金刚砂材质,能够有效抵御长期摩擦损耗,地面承重量达到8吨,充分满足大型机械类展会的需求。在场馆的智慧运营中心(IOC),智慧运营大屏实时显示场馆各处的核心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场馆及周边环境进行精细化建模,将海量数据集中可视化呈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全域态势的“可视、可管、可控”,提升大型展会的指挥调度水平和场馆精细化管理水平。
此外,场馆内还配备了智慧导航、信息导览屏、巡逻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
未来,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将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聚焦“会展赋能城市产业”主题,通过引进国际顶级展会、支持新兴领域专业展,吸引上下游产业资源集聚,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作为首都会展产业的新地标,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不仅将成为北京会展之都建设的重要支撑,也将为全球会展行业树立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