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嘉宾:万联证券资深投资顾问 李昊嵘 (执业证书编号:S0270619050001)
请点击音频,进入收听!
1.2月MLF到期量为5000亿,央行25日续作3000亿,债市下跌,如何看近期资金面?
资金面的松紧,对于短期的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投资者观察到2月份MLF到期5000亿,但央行只是续做了3000亿,引发了担忧,我觉得大可不必。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从2024年10月起,央行就尝试逐步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替代MLF。央行在2025年1月27日,开展1.7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当时市场评论认为,是提前释放流动性,以应对2月份即将到期的MLF。因此,并没有出现“超预期”的收紧。
债券市场近期的走弱,从短期看,是A股和港股估值较低,且近期持续走强,引发了部分资金从债券市场转向股票市场,引发了债券市场的回调。再者,债券市场近两年走势良好,投资者有获利了结的诉求,叠加投资者对于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期趋向稳定,悲观情绪有所修复,从而导致了债券市场在近期的回调。
我们对于促进经济恢复的态度没有改变,在这个背景下,维持资金面的相对宽松,仍然是大概率事件。只是随着风险偏好的恢复,资金可能会逐步转向一些具有更高想象空间的品种。
2.美国正在草拟更严格的半导体限制措施,会促成国内更多资金关注芯片行业吗?
近期,美国对我们半导体产业的动作比较多,涉及半导体设备的维护服务,芯片出口管制,增加实体清单,投资限制升级等多个方面。短期来看,确实会对半导体产业链构成一定的发展阻力。
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领域都有突破。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国内芯片需求增加,市场增大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可能会推升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厂商的营收和利润。对于处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头部公司,由于经营预期改善,可能会吸引到更多的资金关注。
3.港股的回调会影响到3350点的A股吗?
我的观点是,近期港股的走势,对于A股的影响,是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的。
从近段时间的走势看,港股在本轮上涨的起点是2025年的1月中,与A股反弹开始的时间点,基本保持一致。但从涨幅观察,港股恒生指数的涨幅要优于A股的多个主要综合指数的。当前港股恒生指数已超越2024年10月的高点,且走势偏强。如果港股选择在短期回调后,继续上涨,乐观的情绪,预计会持续刺激A股上涨,有利于A股再次向上突破。哪怕是港股出现回调,从昨日的走势观察,我们也看到,A股的回调幅度是小于港股的。我个人认为,除非是港股出现持续的,快速的下跌,否则对A股构成的负面影响有限。
4.当科技股春季行情遇上业绩披露期,如何展望?
从目前的市场情绪看,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修复。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于业绩的容忍度会有所提升。简单来说,主线板块(如目前的科技板块)哪怕部分公司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太多亮眼的表现,只要不是出现明显的业绩炸雷,大概率还是有上涨的预期的。当然了,如果在热点题材上,且业绩超预期,则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整体来说,我认为在情绪没有显著转差的背景下,业绩披露会进一步推升行情的热度。
虽然我整体偏向乐观,但从实操层面看,对于近期涨幅比较明显的主线板块,投资者可以查阅公司已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和关注公司是否有关于2024年全年业绩相关的预告,并评估公司年报可能的业绩表现。如果股价的走势和预期的业绩出现大幅的背离,则应当注意业绩的集中披露期,业绩行情可能会分流市场资金纯题材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