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7日早间,英伟达(NVIDIA)公布截至1月26日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财季营收393.3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环比增长12%,高于预期的375亿美元。全年营收1304.9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4%。英伟达数据中心全年收入为115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一倍多,第四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创历史新高为356亿美元,同比增长93%,环比增长16%。Q4 Blackwell 110亿美元销售额超出预期,用以满足强劲需求,规模和增速均前所未有。
-
上游:主要提供数据服务和算力支持,包括硬件设备和数据资源,如AI芯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服务等。此外,上游还涉及数据采集、存储及处理等,良好的数据基础直接影响到AI模型的训练和准确性。
-
中游: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核心,主要包括各类AI模型和相关技术。
-
按模型功能分为大语言模型(LLM)、视觉大模型(CV)和多模态大模型;
-
技术层涵盖算法设计、模型训练、平台开发,涉及自然语言理解、机器感知和学习、基础开源框架等,用于赋能下游应用。
-
下游:人工智能产品及应用场景,以端侧AI硬件产品和软件应用为主,涉及工业制造、交通出行、医疗健康、金融保险、家居生态、电商物流、娱乐休闲等众多领域,作为将AI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终端环节,覆盖从消费软硬件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全链路环节。同时,下游需求向上推动技术迭代与基础设施升级。
英伟达专注于芯片设计,以其高性能的GPU(图形处理单元)而闻名,这些GPU在AI训练和推理过程中提供了必要的算力支持,在AI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芯片制造环节,台积电凭借先进的4nm、7nm工艺及CoWoS封装技术,成为英伟达GPU芯片制造,以及GPU芯片+HBM封装的主要厂家。
在应用端AI传媒领域,包括AI游戏、AI电商、AI影视和AI营销。
-
AI游戏: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优化或增强的游戏体验。主要包括以完美世界、三七互娱为代表的VR游戏,以游族网络为代表的云游戏。
-
游戏开发:利用AI技术生成游戏内容(如关卡设计、角色行为、剧情生成等),提升开发效率和内容多样性;
-
玩家体验:通过AI算法实现更智能化的非玩家角色(NPC)行为,提供更具挑战性和沉浸感的游戏体验;
-
游戏优化:利用AI进行游戏性能优化、玩家行为分析等,提升游戏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
自适应游戏:根据玩家的技能水平和游戏风格,动态调整游戏难度和内容,实现个性化的游戏体验。
-
AI电商: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旨在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主要包括以亚马逊、阿里淘宝、阿里速卖通为代表的国内外电商平台,以及光云科技、微盟、有赞等为代表的电商SaaS。
-
个性化推荐:通过机器学习分析用户行为和偏好,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商品推荐,提高购买转化率;
-
智能客服: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实现客户服务智能化,解答用户问题、处理订单和售后问题;
-
库存管理:通过预测分析进行库存优化,预测市场需求,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
-
图像识别及搜索: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商品图像识别和以图搜图功能,提升用户搜索体验;
-
价格优化:基于市场动态和用户数据,动态调整商品价格,实现收益最大化。
-
AI影视:指在影视制作、分发和观看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以捷成股份、华策影视为代表的视频语料库,以蓝色光标、光线传媒等为代表的视频生成公司和以万兴科技、芒果超媒为代表的视频大模型。
-
内容创作:利用AI进行剧本创意、角色设计、配音配乐等,辅助影视创作提高创作效率并激发创意;
-
特效制作:通过AI技术实现更高效的视觉生成,如背景替换、虚拟角色生成、动态场景模拟等;
-
视频编辑:利用AI自动剪辑、字幕生成、色彩校正等功能,提升视频后期制作效率和质量;
-
内容分发与推荐:通过用户分析和内容标签化,实现精准的内容推荐,提高用户观看体验和平台粘性;
-
版权保护:利用AI技术监测盗版内容、保护影视版权。
-
AI营销: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营销策略、提升营销效果,包括广告生成、广告投放、精准营销,代表玩家分别为易点天下、天下秀等。
-
用户画像分层:通过机器学习和算法分析,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实现更有效的人群细分和目标定位;
-
精准广告投放:利用AI技术优化广告投放策略,根据用户行为和偏好动态调整广告投放渠道、时间和内容,提高广告点击率和转化率;
-
内容生成与优化:利用AI生成营销文案、图像、视频等内容,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度;
-
社交媒体分析: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技术,监测社交媒体用户反馈和品牌声誉,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
客户关系管理(CRM):利用AI技术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客户自动跟进、销售预测和客户满意度提升。
其他AI产品

除AI传媒和AI硬件外,在《互联网周刊》联合eNet研究院和德本咨询共同发布的“2024年度百大AI产品”榜单中,其他行业赛道的典型AI产品如下:
(一)智能数据分析与处理
DeepSeek(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二)智能零售与电商DMALL OS—AI商品出清系统(多点生活(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三)智能娱乐与媒体荣耀 MagicOS 智慧系统(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豆包(字节跳动有限公司)
(四)智能客服与助手京东言犀智能客服(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WS AI Agent 智能助理(北京炎黄盈动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Kimi智能助手(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
(五)金融科技工银智涌大模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恒生电子投资助手(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六)医疗健康神州医疗大模型(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慈云灵犀AI健康管理应用平台(中金慈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七)教培辅导AI数智系统班(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八)智能制造与工业自动化基于工业智能的智慧泵群状态监控系统(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软通天坊工业互联AI平台(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机房AI群控节能解决方案(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九)智慧交通与物流中科曙光全栈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蔚来NIO Pilot(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十)智慧能源与环境光册电力大模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以下为完整榜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霞光智库往期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