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情报|深圳连发两大行动计划,剑指AI与机器人“双高地”;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

2025年03月04日 08:2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赵阳

昨日A股

3月3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跌0.12%,深成指涨0.36%,创业板指涨1.2%。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6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423亿元。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新能源方向,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板块方面,固态电池、民爆、可控核聚变、美容护理等板块涨幅居前,液冷服务器、白酒、存储芯片、算力等板块跌幅居前。

隔夜外盘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3日大幅下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49.67点,收于43191.24点,跌幅为1.48%;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104.78点,收于5849.72点,跌幅为1.7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497.09点,收于18350.19点,跌幅为2.64%。

欧洲三大股指3日全线上涨。英国富时100指数报收于8871.31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61.57点,涨幅为0.70%。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8199.71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88.08点,涨幅为1.09%;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23147.02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595.59点,涨幅为2.64%。

国际油价3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39美元,收于每桶68.37美元,跌幅为1.99%;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9美元,收于每桶71.62美元,跌幅为1.63%。


重磅资讯

① 深圳:到2027年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其中提到,到2027年,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信证券认为,重估中国科技、机器人产业趋势和下一阶段的密集催化未变,仍然坚定看好。前期市场或过度重视国外或国内的单一厂商,单一厂商无法代表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行业整体加速发展,中信证券进一步上修2025年全球机器人出货量预期到2万台以上。资本开支竞赛已开始,2025年确立为“机器人”年,3月或将成为接下来最近的“机器人”月。商业化加速之年“机器人牛市”或已开启,“牛市”将分为若干阶段,重视分歧时刻的含金量。中信证券在2024年9月、2025年1月的重要分歧时刻坚定看好板块后续机会,当前分歧时刻继续重视并建议关注各大主线的主要相关公司。

② 深圳: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AR/VR设备等细分赛道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标杆产品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印发。其中提到,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AR/VR设备等细分赛道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标杆产品,专注特定场景和“一带一路”市场需求推出高性价比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重点聚焦空间感知、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等C端场景以及工业巡检、远程医疗、应急救援等B端场景,打造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发展集聚地。

中信建投表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关键技术突破正在带来新一轮产业创新浪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A股当前最重要的投资主线。通过对两次行情的深度对比复盘,我们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景气验证阶段(类似2013年年初),有望成为市场长期主线。未来行情可能“由硬到软”,从龙头扩散,重点关注端侧和应用领域的爆发式增长。

③ AI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将举办,机构称AI眼镜商业化进程加速

据扩展现实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官微消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拟于3月12日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举办“AI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据了解,此次研讨会主要是为了促进AI眼镜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会上,各界人士将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核心技术突破、标准认证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

华安证券称,AI眼镜终端迅速落地,重点关注在产业链中占据核心优势的公司。AI眼镜为端侧AI落地的最佳载体,尤其是Meta首款AI眼镜爆火后。而DeepSeek的横空出世,使得优质、开源、小型化的模型可在类似AI眼镜的终端迅速落地,势必加速其商业化进程,可关注AI眼镜产业链中的公司。

④ 国家能源局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机构称绿电估值已处价值洼地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国家能源局召开2025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会议强调,当前能源行业正处于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推动能源发展改革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年,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树牢法治理念,强化系统思维,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监管效能,重点做好能源安全保障、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强化电力市场秩序监管、加强能源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增进民生用能福祉等工作。

浙商证券认为,去年以来政策推动典型高耗能行业参与绿证绿电交易,绿电环境价值有望进一步兑现。此外新能源全面入市有望带动电价下行,叠加电网发债持续推进下绿电企业国补欠补问题有望改善。考虑到当前绿电估值已处于价值洼地,尤其是港股绿电普遍处于破净状态,后续可进一步关注新能源大基地项目落地。

⑤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4日下午开幕 会期6天

据央视新闻,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3月3日下午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刘结一介绍,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

机构点睛

  • 华金证券研报指出,增量资金流入还有空间,春季行情未完。科技短期情绪偏高,但并不过热,调整后仍是逢低配置的机会。科技仍是主线,短期继续关注调整后的科技、可能补涨的成长和消费等行业。短期建议继续逢低配置: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机械(机器人)、传媒(AI应用)、通信(算力)、计算机(自动驾驶、数据要素);二是基本面可能改善和补涨的电新、医药、商贸、社服、券商。
  •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IPO常态化既是顺应投融资平衡的改革方向,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义。股票市场的长期回报不能仅靠充裕的流动性实现,通过IPO引入优质的成长性公司才是市场长治久安的基础。以近5个月A股市场充裕的流动性水平看,在上市标准不放松的前提下,适度增加的IPO供给不会对市场造成负担。预计在内地及香港市场IPO活跃的带动下,证券行业有望凭借投行业务轻资产、高ROE的业务特征,实现基本面与估值的修复。

焦点公告

TCL科技:拟115.62亿元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

比亚迪股份:拟配售新H股筹资435亿港元

志特新材:与量子创新中心、微观纪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调查

鸿合科技特别分红预案:拟10派现金红利12.81元

格力电器:京海互联拟增持10.5亿元至21亿元公司股份

跃岭股份:杰思金材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股票明起复牌

中国船舶:子公司江南造船签订一批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金额约180亿元至190亿元

金银河:近期与Microvast微宏集团在固态电池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短期内对公司业绩无重大影响

资金雷达

行业资金流

个股资金流

交易提示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经日历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