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在这场浪潮中,广东正成为全球AI产业独特的试验田,不断发挥自身智造优势,拓展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用AI赋能千行百业。创意数据可视化短视频栏目《数看湾企200秒》推出“粤界AI+”特辑,探讨广东在“人工智能+”上如何实现应用创新,跑出产业加速度。
早晨睁开眼睛,
你的AI小管家已经元气满满备好早餐方案;
穿戴式智能手环24小时贴身守护,
连心跳快了三拍都要碎碎念:
"亲亲,这边检查到咖啡因超标了哦!"
这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未来AI的日常。
2025年春节,
街头巷尾热议着的DeepSeek,
展现出新一代AI的卓越能力,
年后,多只医疗股借助AI的“东风”,
股价创下近一年新高。
不管你信不信,AI的风已吹到了医疗。
2023年,中国AI医疗行业规模达973亿元,
预计2028年达1598亿元,
而2022—2028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测将达到10.5%。
晶泰科技,被誉为国内“AI制药第一股”,
是国内商业化最成熟的AI制药企业之一。
2024年6月在港交所闪亮登场。
净募集资金约8.96亿港元,
是港股18C规则下首个上市的特专科技企业。
晶泰科技的出生地——广东,
也正成为中国AI医疗的排头兵。
《2023医疗大数据企业排行榜》top20中,
有4家企业来自广东。
广东之所以能站在全国AI医疗的“潮头”,
并非一日之功。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
广东就积极主动拥抱新时代的前沿,
攒下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在香港科技大学发表演讲时曾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
同时拥有机电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
手握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制造、汽车制造业三张王牌,
广东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沃土。
截至2023年,
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1800亿元,同比增长约18%。
在科研实力上,
广东省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累计授权数量超14万件,位居全国第一。
放眼全国,广东省的AI实力也很能打!
截至2024年10月,
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组织机构已达近190万户,
其中广东地区就有接近28万户,
占全国总量的14.7%。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Wiiam Kisick
曾提出“医疗不可能三角”,
也就是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可及性与降低服务费用三者难以兼顾。
但AI的出现或许能解决这个矛盾,
AI医生既能当诊疗福尔摩斯,又能做流程优化大师,
塑造医疗新生态指日可待。
2024年2月以来,
已有超30家医疗健康企业宣布与DeepSeek达成技术合作,
然而AI的发展无法一日千里,
AI医疗的准确性、合规性、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仍亟待解决。
这也是接下来广东需要主动站出来面对的课题。
2024年2月,《广东省培育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发布,
将“AI+生物医药”列为重点工程。
当冰冷的算法遇见温暖的医者,
科技也能成为照亮生命的无影灯。
前路虽漫漫,前路亦灿灿,
春天的气息,确已到来。
出品:南财国际传播中心 21新媒体中心 创意互动中心
策划统筹:于晓娜 丁青云
内容统筹:谭婷 张楠
责任编辑:陆秀
执行统筹:黄欣然
设计统筹:林军明
视频统筹:白宇航
监制:施诗
英文翻译&配音:李莹亮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运营支持:曾静娇
审校:陈晶晶 黄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