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AI、量子计算与生物技术交叉领域,专家:解码下一代科技投资范式

2025年04月18日 15:20   中国科技网
下一代技术融合路线图硬科技领域针对备受关注,《指引》建立了一套量化分析模型:首次披露,具备价格优势的中国科技产品出口占比将从68.6%降至3.6%,这倒逼投资者必须关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硬科技领域。

在人工智能引发全球生产力革命、量子计算实现关键突破的产业变革窗口期。4月16日,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博士在新加坡发布《2025上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及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指引》,首次提出科技投资矩阵,为全球投资者绘制了一张聚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前沿科学交叉领域的技术融合路线图。

下一代技术融合硬科技领域备受关注

科技革命驱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指引》揭示,2025年全球科技产业将呈现三大特征:AI大模型推理成本下降70%推动行业应用爆发;量子比特数量突破1000大关催生新材料研发革命;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商业化量产。数据显示,这些突破性技术将推动亚洲新兴经济体GDP增速达4.7%,显著高于全球3.3%的平均水平。

在半导体领域,《指引》预测2025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将提升至35%,带动半导体设备、先进封装等细分领域出现结构性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工业4.0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45%,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增长极。

下一代技术融合路线图硬科技领域针对备受关注,《指引》建立了一套量化分析模型:首次披露,具备价格优势的中国科技产品出口占比将从68.6%降至3.6%,这倒逼投资者必须关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硬科技领域。

脑机接口领域首次进入商业转化期

在此背景下,《指引》建议采取"三横三纵"配置策略:横向聚焦:AI医疗/制造、量子计算加密、合成生物学材料纵向穿透:石墨烯/光子芯片、固态电池/卫星互联网、脑机接口、空间计算等方向。

《指引》创新性提出的NEXT矩阵揭示出四大科技投资象限:基础科学突破区。 拓扑绝缘体在量子计算机中的耗散率下降;光子芯片传输速度达电子芯片的1000倍;可重复使用火箭将发射成本压缩;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多模态大模型参数量达10万亿级,推理成本下降70%; 类脑芯片功耗仅为传统AI芯片的1/1000;外骨骼机器人单价下降,渗透率提升,AI辅助药物研发成功率从10%提升至35%。

科技投资范式革命宗良博士在发布会现场演示的"技术成熟度-市场渗透率"双维度模型显示,2025年最具爆发潜力的技术集中在:固态电池、氢能电解槽、工业数字孪生。值得注意的是,脑机接口领域首次进入商业转化期。

"传统赛道投资模式已无法适应技术跨界融合的速度,"宗良强调,"当AI大模型开始自主设计量子算法,当生物计算机能破解加密,我们必须建立动态响应的科技投资操作系统。"为此,《指引》配套开发了技术融合指数,通过监测跨领域专利引用率、科学家流动轨迹等12项指标,实时捕捉技术突破的链式反应。

在问答环节,恒友汇科技首席分析师透露,其研究团队已构建包含3000家科技企业的技术关联图谱,能精准识别不同技术路线间的协同效应。(完)

财经日历

      • 2025年 7月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