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爆发!医药牛市这次真来了?

2025年06月10日 15:50   小基快跑   小基快跑

近期医药板块持续爆发,成为A股吸睛王。

Wind数据显示,6月9日,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指数大涨2.3%,领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

在6月9日涨幅前10的万得概念板块中,医药细分领域占据5席,其中,万得CRO指数、减肥药指数均涨超5%。

万得概念板块6月9日涨幅(前十,2025/6/9)

数据来源:Wind

截至6月9日,今年以来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指数上涨10.29%,万得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更是上涨27.62%,大幅超过同期上证指数(1.43%)、沪深300(-1.26%)、万得全A(3.45%)等A股主要指数表现。

调整了近4年的医药板块,终于要“王者归来”了吗?

1

新药研发全球竞争力、影响力强

本轮医药板块走强,离不开创新药助推。

近日,我国多项国产创新药研究内容入选2025年ASCO大会,反映了目前国内医药研发呈蓬勃态势,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另据Deal Forma数据显示,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在抗体、ADC、双抗等领域,中国biotech从研发的初始就建立起技术的优势,而且不断尝试探索新靶点新组合。在全球创新浪潮中,处于全球领先或全球最优的比例持续提升。

2

近三年来首现利润反转迹象

据申万宏源统计,去除2024年一季度大额BD的基数扰动,2025年一季度医药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7%,净利润率也有0.3%的提升。这是医药板块在经历了三年盈利能力下行后,首次出现利润率反转的迹象。

3

估值较低,向上修复空间或大

2019-2021年医药板块走强,估值中枢提升明显;但自2021年年中以来,估值水平有所调整,特别是2022年以来估值进入历史底部区间附近。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6月6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为34.41倍(PE-TTM),仍低于历史上65%的时间,且产业长期成长逻辑并未破坏,或有向上的估值修复空间。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表现和市盈率

19991230-20250606

数据来源:Wind

除了一些短期利好催化外,一些更本质的、更长期的因素,或许是医药板块能在近4年的调整后再度崛起的关键。

1、医药板块具有“消费+科技”属性

医药行业兼具“必选消费属性+科技创新属性”,消费属性往往贡献确定性,科技属性往往贡献增量弹性,长期来看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赛道。

2、老龄化助力“刚需”产业

老龄化、银发经济逻辑仍在,不论身在何处,医药都是“刚需”。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医疗开支也会显著提高,这是客观规律。

民政部《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人,占总人口的15.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医疗开支也会显著提高。

据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起草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数据,人均医疗费用和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6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是60岁以下年龄组医疗费用的3倍-5倍,平均每位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的照护与医疗成本开支约为65-74岁老年人的14.4倍。

3、对优质医药产品和服务的追求无止境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看病”“治病”,人们对于优质有效的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永远不会变,对健康的追求也在向疾病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元化需求转变,这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而且目前还有很多人类无法探知的疾病,市场空间巨大。

4、历史上看,医药板块显著跑赢市场

不论A股还是海外市场,医药板块都有过“辉煌时刻”;拉长时间看医药板块有望显著跑赢市场。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与万得全A表现

19991230-20250609

数据来源:Wind

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在经历近4年的调整后,制约医药板块表现的多重因素正逐步消退。2025年医药板块有望迎来基本面和政策面利好的双重提振。

医药板块最困难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了。今年对医药板块持乐观态度,从中长期看,医药板块是一个确定性较高的大赛道。

一方面,推动医药行业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同时,在A股市场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具备创新优势的优质医药企业有望迎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产业逻辑和业绩具有确定性,以及后续业绩有反转预期的高赔率方向;坚持顺着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升级和医疗需求修复的方向寻找投资机会。

当前市场整体修复较充分,业绩兑现的确定性、中长期明确的产业趋势将变得更为重要。

具体来说,现阶段,创新产业链(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医药消费复苏(零售药店、中药)、低PB(市净率)类资产是比较看好的三大方向。

具体到个股选择标准,主要考量三个维度: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业务增长逻辑明确,以及当前估值是否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悲观情绪。

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材料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材料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材料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五、材料中展示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由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rtfund.com】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财经日历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