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科技兰天石回应“硅料收购” 传闻 头部企业纷纷认可

2025年06月16日 21:13   投资快报   光柱

在光伏行业发展的长河中,2025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一场由头部硅料企业主导的大规模收购行动正在拉开帷幕,这场变革或将重塑硅料行业的格局,推动整个光伏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回首过去几年,光伏市场曾经历过一段高速发展时期,硅料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基础材料,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众多企业纷纷扩产,导致硅料产能逐渐过剩。自2022年起,硅料价格便开始大幅下跌,从曾经的高位一路下滑,至今价格已跌至相对低位。价格战愈演愈烈,许多中小硅料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巨大压力,甚至出现亏损局面,整个行业都亟待整合与优化,以实现产能的出清和市场的平稳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硅料行业的困境愈发凸显。产能过剩使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不断压缩利润空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许多中小硅料企业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处于劣势,在价格战中更是难以招架。而大型硅料企业虽然在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也面临着价格下跌带来的盈利压力,整个行业急需一场变革来打破困局。

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回应“硅料收购”传闻

在近期举办的SNECPV+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展会)上,协鑫科技(03800.HK)联席CEO兰天石就一个月前引发关注的“硅料收购”传闻做出正面回应。

据兰天石介绍,此前传出的头部企业收购同行产能的消息确实属实。目前,头部硅料企业正计划通过“资金+债务”的形式,组建专业团队运营的公司,以收购产能的方式推动行业出清。不过,这一计划的实施需要硅料龙头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并且需要基金以及各有限合伙人(LP)出资方的支持与认可。兰天石指出,头部企业正在紧密沟通并讨论相关事宜,同时也在向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在其指导下推进整合计划,因为涉及如此大规模的行业整合,所需资金高达数百亿元。

过去两年,光伏行业竞争激烈,产业链价格持续处于低位。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虽多次发布文件,呼吁行业自律并推动变革,但效果并不理想,产能出清的速度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头部硅料企业“以大收小”的计划被曝光。起初,业内对此计划质疑声不断,认为涉及众多利益方,难以在纯粹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达成。

然而,以协鑫科技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在积极推动这一进程。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SNEC展会开幕式上表示,协鑫正与通威股份(600438.SH)等企业合作,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加速推进行业供给侧改革,致力于产能整合与去化,希望在年内解决相关问题。

据兰天石所述,硅料头部企业约占全行业60%-70%的产能。协鑫与通威已达成一致,并与一些二三线小厂展开商谈。不过,目前更多是从当地政府层面进行接触,因为后续涉及银行等机构是否支持的问题。如果这一方式可行,头部企业将承担巨额债务,但硅料价格有望回升至合理利润水平,从而带动全行业穿越周期。

兰天石也提到,一些硅料企业不愿被收购是正常的,收购价格等难题需要重点解决。龙头企业收购产能后,可能会停掉产线,用未来的收益来偿还债务。据他估算,硅料价格需回升至8万元/吨以上,才能确保全成本不亏,同时让龙头企业有能力偿还债务及利息。

兰天石表示,在中国其他行业已有诸多成熟的整合案例,如煤矿、水泥、钢铁等行业,但这些行业国企居多,整合相对容易。他期望此次硅料行业的“以大收小”计划能在今年成功实施,若能实现,将对全国范围内的行业破局内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近年来,国家针对光伏行业发展已出台多项政策指引。兰天石介绍,政府招商的土地、税收、运输和电力补贴等政策正在快速取消,取消后,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利润将因电费因素而快速平衡。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出口退税政策,并加快放开光伏等新能源交易侧的事宜,促使企业提升运营能力和周边配套,否则仅拥有电站将难以具备竞争力。

兰天石认为,光伏行业目前只是面临暂时性困难。随着钙钛矿叠层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差异化竞争的出现,未来光伏行业可能还会迎来新的周期,但预计不会再出现无序生长的情况,市场容量、政府对制造业的理解及扶持力度都将发生变化。

头部硅料企业纷纷认可行业整合

头部硅料企业纷纷表示,此次收购计划是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必然选择,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为了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将坚定地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通威股份、协鑫科技等企业已经在与部分二三线小厂进行接触和商谈,并在地方政府层面进行了前期沟通,展现出了较强的决心和信心。头部企业深知,只有通过行业整合,才能打破当前的困局,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们愿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风险,积极推动收购计划的落实,为行业的未来铺平道路。

大全能源在业绩说明会上也对收购问题作出回应。大全能源指出,针对光伏产业的现状与挑战,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产业企业已提出多种探索方案,显示出各方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强烈意愿。无论这些方案何时以何种方式落地,都表明光伏行业正在向改善向好的方向迈进。大全能源表示,作为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将始终保持积极支持和配合的态度,愿意参与其中,协同各方优势,寻求解决方案,并在探索过程中始终将股东利益放在首位。

在此次SNEC大会上,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也谈到该相关话题。他认为,硅料行业已经开始大规模整合,中下游的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也将进行大规模整合。“只有通过大规模整合,才能改变过去的竞争格局,形成更好的合作局面。”高纪凡表示。同时,他提出行业应严控产能,无论何种光伏技术,均不允许新增产能,相信相关部门也会加大查处力度。此外,行业还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面对头部企业的收购意向,其态度呈现出明显的分化。部分亏损严重或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表示愿意接受收购,将其视为退出市场的一条相对较好的出路。这些企业长期在价格战中挣扎,生产经营困难,被收购后可以避免进一步的亏损,同时也为企业的员工和资产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归宿。然而,也有一些企业对自己的产能和技术仍抱有期待,不愿意轻易放弃,对收购价格和条件等方面存在较高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购计划推进的难度。这些企业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技术创新,在市场中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却十分敏感。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在5月13日该传闻发生当天,A股光伏板块大幅走高,硅料企业股价领涨,大全能源涨近18%,通威股份涨停,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头部硅料企业收购计划的预期较为乐观,认为这一计划有望改善硅料行业的供需关系,提升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

投资者普遍认为,随着行业整合的推进,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更丰厚的回报。同时,行业整合也有助于优化整个光伏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另一方面,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大规模的行业整合可能会引发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甚至面临反垄断审查的风险。因此,头部企业在推进收购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竞争态势,确保整合后的市场结构符合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汇报,及时反馈收购进展和市场情况,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审查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头部企业需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此次头部硅料企业收购其余硅料产能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将对整个光伏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整合过剩产能,可以有效缓解硅料市场的供需矛盾,稳定硅料价格,提高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财经日历

      • 2025年 7月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