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V快评|茅台 终究只是白酒

2025年06月17日 21:40   广东经视综合   金宗平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试试

曾几何时,茅台可是酒桌上的绝对C位,藏在家里的硬通货,囤茅台比买黄金还稳当,一瓶飞天茅台能炒到三千多,想喝的人买不起,买得起的舍不得喝,硬生生把白酒喝成了金融产品。而如今,散瓶批发价跌破2000元,电商平台甚至挂出1800多的白菜价,茅台,终于变回了一种白酒。

其实是市场不陪你演戏了。

有媒体认为,光社会流通的茅台就堆了1.2亿瓶,加上基酒勾兑的库存,够每个中国家庭分两瓶。以前大家抢茅台,不是因为它好喝,而是因为它能“生钱”,但现在呢?年轻人聚会喝威士忌调酒、低度果酒,商务宴请被政策摁住了脖子,连婚宴上都开始流行用区域白酒撑场面。茅台那套“囤着等涨价”的逻辑,在Z世代眼里,就像爸妈收藏的旧报纸——是值钱,但我不愿意接盘。

再有以前买茅台是面子,是投资,“喝的不是酒,是身份”,可当下年轻人算得门儿清:2000块一瓶的酒,喝下去除了辣嗓子,还能得到啥?健康意识一上来,连世卫组织都把酒精饮料定成一类致癌物,谁还愿意为“金融泡沫”买单?你看拼多多上那些抢到1499飞天茅台的年轻人,第一反应不是供着,而是开瓶请客,这酒总算回归了“喝”的本质。

茅台降价,和房价下跌其实一个道理。房子一旦没了学区、拆迁,升值的金融属性,就只是钢筋水泥的房屋;茅台一旦褪去金融光环,也不过是粮食精酿的液体。市场终于撕掉了那些虚头巴脑的标签,逼着所有人面对现实:消费,终究还是回到需求本质。

当然,茅台还是那个茅台,财报照样千亿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还是A股市场的东方神液,但时代的逻辑正在悄悄发生改变。年轻人要的是体验,是文化认同,是“小瓶装尝鲜”,是樱花限定版的文化溢价,而不是在酒柜里供个升值的神坛。

再过几年,00后步入而立之年,开始成为社会消费主力的时候,茅台可能真的就只是一款白酒了,有点辣嗓子,有点小贵,还对身体有害的一级致癌物。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