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楚远
近日,“名厨匠心·品味清远”清远鸡品质食材交流会在清远市举行,当地政府部门向23家餐饮企业颁发“清远鸡指定餐饮店”认证牌匾。清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是简单的授牌仪式,而是实现原种清远鸡溯源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据了解,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清远市青城全区清远鸡存栏598.3万只,累计出栏667.4万只,鸡蛋产量3170吨,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5.93亿元。其中,东秀集团麻鸡村餐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五一”消费旺季期间,日均出货量达5000只,销售额同比增长35%,部分养殖户订单已排至下半年。
从传统渠道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粤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金字招牌”,清远鸡凭借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清远鸡销售中毛鸡占据60%以上份额,毛利率维持在15%左右;冰鲜产品线依托商超渠道将毛利率提升至28.6%,但受冷链基础设施影响,市场渗透率增长缓慢;近年发力的新兴电商渠道成功贡献约10%销量,在平台服务费与获客成本双重作用下,利润空间面临平衡压力。
因此,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热土上,直连终端的餐饮渠道被视为清远鸡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市场份额的关键突破口。
2024年,清城区率先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餐饮终端启动“清远鸡指定餐饮店”认证活动。清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是简单的授牌仪式,而是实现原种清远鸡溯源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当前,清城区依托清远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清远麻鸡种质资源基因库、种质鉴评平台和国家公共育种科技服务平台等,成功培育“凤中凤清远麻鸡”和“凤翔清远麻鸡”配套系,标准化种鸡养殖基地12个,其中祖代以上种鸡场3个,国家级保种场1个,省级种禽核心场1个,种鸡存栏超过120万羽。
获认证企业均已与清城区标准化种鸡养殖基地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同步纳入品质保障体系,需定期接受运营规范评估。也就是说,未来,消费者在市场上想吃到原种清远鸡,就有了明显标识。
而截至目前,清城区已向全国56家符合标准的餐饮企业颁发该项认证,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通过“政府信用背书+企业严选机制”的双轮驱动,清远鸡产业供给侧改革迈入新阶段。这一授牌不仅推动产品从农贸市场向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场景延伸,更助力“凤中皇”等本土品牌突破地域限制,成功叩开国际市场大门,完成从区域性农产品到全球优质食材的价值跃升。
从“菜品创新”到“场景革命”
授牌认证背后,是清远鸡产业对消费场景的精细化重塑。2024年首批获授牌的北京广仔阿福鸡煲负责人胡总透露,自签约授牌后,品牌推出“鲜切清远鸡煲”系列产品,凭借“正宗清远鸡、现点现切片”的差异化卖点迅速突围。数据显示,其北京三家直营店月营业额从合作前的60余万元跃升至110万元,利润从微亏转为月均净利润超20万元。市场热度倒逼产能扩张,胡总表示,下半年计划在北京新增三家门店。
记者走访发现,当前市场上的清远鸡菜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就本地企业来说,天农集团的液氮锁鲜清远鸡、清农的供港加黄鸡、麻鸡村的清水鸡煲等产品均得到市场认可。除此之外,餐饮企业里的白切鸡、豉油鸡延续了粤菜经典,盐焗鸡、手撕鸡顺利切入快餐刚需赛道,椰子鸡、猪肚鸡火锅则借势养生餐饮新风口,抢占年轻客群餐桌。
据辰智大数据显示,2023年Q1-2025年Q1,名称包含“鸡火锅”、“鸡煲”的餐饮门店规模逐渐上升,从1.2万家跃升至1.5万家。这种全维度场景渗透能力,让清远鸡从地域性食材升级为高频消费的“网红爆款”,带动产业链年销售额稳步增长。
从“供应协同”到“产业升级”
清远鸡消费场景在大城市的热土上得以丰富和延伸,是清远鸡产业标准化产品打造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具象结果。
今年3月,广东区域160余家海底捞门店联袂天农集团,推出了100%原种清远鲜切鸡,以“鲜品直供+标准共建”模式打破传统供应链壁垒,上线首月,日均销量突破2000只。
天农集团依托国家级清远鸡保种场,为海底捞提供120-155天标准化养殖的原种鸡。同时,海底捞依托旗下蜀海供应链,启用“0-4℃冷链专车”,确保清远鸡实现“当日屠宰、当日配送、当日上桌”的极致新鲜度。
而深圳南山茂业店作为华南首家鲜切鸡肉工坊主题店,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亲眼见证厨师以精湛刀工现场分切鸡肉——鸡胸肉薄可透光、鸡腿肉肌理分明,从现切到摆盘的全程操作透明可见,让消费者对“新鲜看得见”的承诺有了更具象的认知,极大增强了品牌信任度。
在天农集团和海底捞的合作中,双方通过共建数字化供应链系统,覆盖养殖周期、屠宰加工、配送时效等关键节点,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精准把控。海底捞依托其庞大的消费场景数据,反向定制清远鸡专属菜品,如“清远鸡四宝”“清远鸡骨架”等,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与效率的双重需求,也大幅降低了食材损耗。
这场合作,不仅让清远鸡成功在全国大型餐饮供应市场上亮相,更反向要求生产端建立更严苛的质量标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餐饮渠道或成农产品新出路
“授牌认证对企业来说是反向的品质强力认证。”东秀集团麻鸡村餐饮相关负责人坦言,今年“五一”消费旺季期间,日均出货量达5000只,销售额同比增长35%,部分养殖户订单已排至下半年。这一数据印证,餐饮渠道不仅为清远鸡打开了稳定的市场出口,更成为产业链提质增效的“隐形推手”。
从田间地头到国民餐桌,清远鸡的餐饮化转型印证了“渠道即品牌”的现代农业逻辑。以餐饮渠道为切入口,通过品牌标准化、供应链重构、场景化创新,实现从“卖产品”到“卖体验”的跨越式发展。
清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清城区将努力为清远鸡产业构建起“中央厨房+认证餐饮店+特色菜品”的生产体系,从源头上严格管理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企业在育种及养殖端的质量把控。其次,努力搭建更强有力的餐饮渠道,跟相关企业达成采购合作,精准制定生产计划,提升产品附加值。下一步,清城区将在主流美食平台推出原种清远鸡认证餐厅地图,让广大消费者实现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够品尝到原种清远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