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有望显著放缓

2025年06月19日 14:29   天风研究   天风研究

核心观点

我国商业性贷款利率定价已基本市场化,近年来贷款利率持续下行;从央行意图和监管成效看,预计2025年贷款利率降幅有限;考虑商业银行经营情况,预计2025年贷款利率降幅有限。整体来看,我们认为银行股仍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建议重点关注成长性较强的优质区域中小行和经营稳健的国有大行。

摘要

1.我国商业性贷款利率定价已基本市场化,近年来贷款利率持续下行

目前贷款定价主要有三类模型:①LPR定价法实现了政策引导和市场自主定价之间的平衡,但近年来在定价基准、点差表现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聚焦银行内部定价管理,LPR改革后商业银行已构建起“LPR→贷款FTP→贷款利率”的定价机制。③成本加成法是传统的贷款外部定价模型,认为银行贷款利率应是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税收成本等各项贷款成本和银行目标收益之和。

LPR改革后,除2021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期间,其他大部分时候贷款利率都在大幅快速下行。期间三个阶段的贷款利率走势值得关注:LPR改革深化和宽松货币政策加码后的快速下行阶段(2020年)、信贷供需失衡主导的大幅下行阶段(2022年)、贷款利率和LPR点差压降放缓的阶段(2024年)。

2.央行视角看当前贷款定价约束

从央行意图和监管成效看,预计2025年贷款利率降幅有限。其一,货币政策延续宽松,但更重视呵护银行息差。其二,虽然贷款利率取消了行政性的“名义下限”,监管对于贷款定价仍有一定的自律要求。其三,监管引导和整治下,信贷供需矛盾相对弱化,点差压缩的现象或将有所缓解。

3.商业银行视角看当前贷款定价约束

考虑商业银行经营情况,预计2025年贷款利率降幅有限。目前各类贷款利率皆逼近3%,贷款业务实际收益较薄。尽管负债成本压力逐渐缓解,不良风险暴露却持续抬升信用成本。因此,在扣除各项贷款成本后,各类信贷业务收益已经较为微薄甚至亏损,面临“增量不增收”的窘境。

4.基于贷款利率走势判断的市场启示

对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行为而言:①预计年内LPR和存款降息幅度相对有限。②中期维度看,银行自营在二级市场配置债券的性价比也会受到一定约束。③监管对于银行信贷规模要求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对银行股投资价值而言:①贷款利率下行放缓,减轻息差压力,银行业绩有望筑底企稳。②利率下行期,银行股高股息优势显著。③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涌入银行板块。整体来看,我们认为银行股仍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建议重点关注成长性较强的优质区域中小行和经营稳健的国有大行。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贷款利率大幅下行,数据测算误差。

财经日历

      • 2025年 7月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