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AI赋能下的金融诈骗:从“精准狩猎”到“合规伪装”的犯罪升级术

2025年06月27日 11:05   广州金融科技

综述:

为您揭秘AI赋能下的金融诈骗升级套路!

一、狩猎策略:“算法狩猎”高知人群

阶段1:人设构建——披上“专业外衣”

信息靶向投放:

筛选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如硕士、金融从业者),在知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投放“量化投资”“一级市场套利”等专业内容,刻意使用专业术语,塑造“学术权威”形象。

伪造“私募投研报告”,标注虚假的券商研报编号,利用PDF元数据修改技术伪造文件创建时间,增强可信度。

阶段2:技术伪装——搭建“合规陷阱”

虚假平台搭建:

仿冒香港持牌券商(如“XX证券国际”),盗用真实机构的备案编号,伪造牌照证书。

开发定制化交易软件:

前端显示“银证转账”页面,后台直接跳转至诈骗账户;伪造“新股申购”进度条,实时生成虚假中签结果。

资金流洗白:

使用空壳公司对公账户(名称含“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字样)接收首轮资金,支持出具带公章的“资金托管协议”。

大额资金通过虚拟币交易所(如币安OTC)或跨境贸易付款(伪造进出口合同)转移至境外。

阶段3:终极收割——利用“行为成瘾”

“保本高收益”话术:

宣称“一级市场减持套利”“一级市场打新”,假借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公告或伪造A股IPO名单(如冒用即将上市的半导体、新能源公司名称),引导高知人群相信所谓的“内幕交易”。

设置收费标准:

通过明示“内幕交易”成本高昂,以高额的投资回报搭配高额的收费,打消高知人群的疑虑。申明一周收益超过20%,则收取30%的利润;若一周收益未超过20%,则不收费。

资金提现机制:

当受害者申请提现时,前几次可顺利提现,待受害者在扩大投资本金后,定制化交易软件则瞬间变为“购物软件”。

二、投资者防范建议

资质验真“三必查”

查官网:通过证监会、证券业协会官网核验机构牌照。

查账户:凡要求转账至个人或境外对公账户的“投资”,立即终止操作。

查话术:警惕“保本高收益”“内幕消息”“固定收益”等承诺,极有可能是非法集资。

行为警戒“两不做”

不做“工具验证”:拒用不明渠道下载的“加密聊天”“交易软件”。

不做“信用透支”:拒绝借贷、抵押房产等方式追加投资。

信息交叉“一原则”

凡涉及“一级市场”“跨境打新”等复杂模式,请通过持牌券商、律所等第三方独立验证。

三、受害者止损指南

证据固化

立即截图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平台页面(含网址/APP名称),录制操作流程视频。

快速行动

境内诈骗:拨打110或前往属地经侦支队报案,同步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提交线索。

心理止损

拒绝“沉没成本”陷阱:停止追加资金,避免二次受骗(如“付费追赃”骗局)。

寻求专业援助:联系公益律师(如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或心理咨询热线(如12355)。

本文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广州金融科技公众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