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三季报出炉AH股走势分化:原材料上涨利润降近三成 对电池涨价函“不予置评”

2021年10月29日 19: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杨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三季度业绩下滑后,比亚迪的港股和A股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走势。

10月29日,比亚迪(002594.SZ)A股股价上涨1.08%,截至目前,比亚迪A股年内涨幅已突破60.30%。而同日,比亚迪股份(1211.HK)H股下跌1.52%,年内涨幅虽然也达到了43.44%,但涨幅却不如A股强劲。

就在前一日晚间,比亚迪却交出了一份业绩下滑的三季报。

2021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1451.92亿元,同比增长38.25%;实现净利润24.43亿元,同比下降28.43%。其中,第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543.07亿元,同比增长21.98%;实现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滑27.5%。

销量上涨净利润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净利润下滑近三成,但在销量方面比亚迪的表现还是颇为亮眼的。

2021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汽车全系销量达45.27万辆,同比增长68.32%,相当于一天卖车1863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3.76万辆,同比增长204.29%,增幅远高于整体水平。

事实上,纵观新能源行业,2021年已展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824.3万辆和1862.3万辆,同比增长7.5%和8.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6.6万辆和215.7万辆,同比增长1.8倍和1.9倍。

乘用车方面,比亚迪问鼎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其中,旗舰车型汉9月热销10248辆,单月销量再次破万,实现连续6个月销量正增长。

面对销量和营收大涨,净利润却下降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这或与当前“缺芯少电”情况有关。

在比亚迪集团发布财报的同时,其子公司比亚迪电子也在港交所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1.57亿元,同比减少50.25%;营收659.35亿元,同比增加27.99%。

比亚迪电子直言,第三季度,由于芯片短缺而导致客户需求减弱、波动的局面依然持续,加之国家能耗双控政策对短期生产的制约,对本集团第三季度的经营和业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锂原料和钴原料涨价潮也席卷了整个动力电池产业,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10月26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继续上涨,碳酸锂涨2000元/吨,氢氧化锂涨1000-2000元/吨;电解钴涨3500元/吨;硫酸钴、钴中间品均涨1000元/吨。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动力电池端的成本涨幅约20%-25%。

机构持续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受成本端影响,比亚迪业绩承压,但不少机构仍认为其表现符合预期或超出预期,且对其走势依然看好。

摩根大通便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受到稳健的销量以及产品组合推动,比亚迪股份第三季盈利略高于预期,盈利表现稳固,而年初至今,比亚迪股价已上涨49%,跑赢大多数代工生产商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加上其潜在的正面催化剂,包括其半导体子公司的上市等,维持看涨该股,将其H股目标价由350港元/股上调至400港元/股,予“增持”评级,并将A股目标价由308元人民币/股升至329元人民币/股,予“中性”评级。

华安证券也认为,2021第三季度受益于公司纯电和混动车型的双发力,单季度实现销量20.6万辆,环比增长45%,表现显著好于行业,单季度营收环比增长9%。单季度毛利率为13.3%,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仍旧受到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单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35%,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15%。报告期内公司为保证订单的交付,公司积极扩建产能,预计随着销量的稳步爬坡,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除此之外,在动力电池涨价预期之下,不少投资者也认为比亚迪成长可期。

早前,比亚迪一份名为《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的文件在网络流传,疑比亚迪决定上调相关电池产品价格。

该文件内容显示,由于市场变化、叠加限电限产影响,与2020年12月相比,2021年锂电池原材料不断上涨,正极材料LiCoO2价格涨幅超200%,电解液价格涨幅超150%,负极材料等供应持续紧张,导致综合成本大幅提高。根据原材料价格上涨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上调CO8M 等电池产品单价。

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比亚迪相关方求证该文件的真实性,其表示“不予置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