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纵谈“新造车”:谁能站到2025的风口之上?

2021年11月25日 19: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宋豆豆
2025年之前,能够活下来的企业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宋豆豆 广州报道 2015年前后,在汽车“新四化”的变革驱动以及特斯拉带动的创业风潮下,诞生了一批中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2021年,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第一轮造车新势力中,蔚来、小鹏和理想早已成长为头部企业,加码智能化布局,位居第二梯队的哪吒和零跑销量和资本双面开花,冲击第一阵营,“超越特斯拉”成为他们暗中发力的目标。

与此同时,新一轮造车热潮来袭,华为、百度、小米、苹果等科技巨头先后涌入造车赛道,或亲自下场造车,或参与研发用技术赋能。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脱颖而出的“蔚小理”,还是新一轮ICT企业跨界造车力量,它们身上体现出的一个共同点是:电动化是基础,最终会趋向同质化,智能汽车的差异化竞争,才是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全新机遇。

这一波新造车浪潮下,曾建立先发优势的新造车以及“后来者”新新造车企业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并应对挑战? 

11月17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以“新引擎,新生态”为总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产业峰会上,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集度汽车运营负责人、副总裁罗岗,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余宁,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何涛,五位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新造车”的机遇与挑战,本场对话由资深汽车媒体人钟师主持。

以下是访谈实录,有删节:

加码智能化

钟师:今年哪吒和零跑后来居上,销量和资本双面开花,原因何在?

张勇:我们仍在成长路上,哪吒汽车的口号是为人民造车。今年哪吒相对走量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好的形势,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10%,10月超过18%;其次得益于整个企业的厚积薄发,哪吒汽车起步稍晚,基础弱一点,全新平台产品从2018年开始推向市场,有一个冲刺的过程,经过两到三年的时间,企业内部做了很多技术研发和产品准备。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

吴保军:零跑汽车2015年成立,股东是大华股份创始人,车的研发主要以董事长为核心拓展,今年的目标是快速奔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零跑在核心技术上完全自己把控。今年新能源车的发展强化了智能电动车的属性,我们具有先天的优势,大华主要面向安防领域,在摄像头、AI等方面颇具竞争力。此外我们把所有的底层技术、算法打通,进一步降低成本、快速OTA、改善性能。同时,今年零跑在产品有竞争力的状态下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两轮融资达到103亿元的水平,资金支持加速了零跑的发展。

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

钟师:有人说互联网的下半场是跟传统企业的结合,百度如何与吉利合作做好集度?

罗岗:集度汽车是由百度发起成立、由吉利战略投资,一起合作造车的公司,我们做的是智能电动车,产品、组织结构、方式等都是全新的。对集度而言,智能比电动更重要,我们的目标是两年多的时间做出高度自动智能驾驶交互的车。我们尊重汽车的规律,吉利战略投资给予汽车的平台,百度赋予智能的能力,让我们有很好的基石往上发展,我们非常新,但我们站在巨人肩上。

集度汽车运营负责人、副总裁罗岗

钟师:怎么看待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未来的竞争是芯片、操作系统和生态吗?

何涛:其实芯片、操作系统是非常局部、非常短期的问题。今年小鹏汽车也受芯片短缺的困扰,否则交付量翻番。汽车要想长远保持竞争的活力,首先是企业和产品的创新力,最近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迅速,消费者的眼光和差异性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获得创新性的先机,把握消费者进一步需求,这是很重要的。另外是基于汽车平台的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包括汽车相关的供应链、新的智能机器人等生态产品,给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化、更加充满未来科技感的产品组合也是竞争力来源的重要部分。

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何涛

钟师:从资本的角度看,当前新造车企业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

余宁:关于智能电动车,具体来看,2015年那一波新造车以电动化为主,今年以来以智能化作为入口。机遇方面,首先,目前汽车不仅是制造业的皇冠,也日益成为高科技的代表,包括人工智能、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等,这个属性在过去100年以内从来没有见过,打开了巨大的空间,这是对所有造车新势力的巨大机遇。

其次,汽车企业的估值逻辑完全突破了汽车制造业,对标科技属性公司,这对汽车工业来说是百年未有的巨大机遇。

第三,四五年前大家说中国人造的车、中国品牌的车突破20万令人吃惊,但现在价格的天花板不断突破,这也是机遇。

不过挑战也是巨大的,首先是投入,机械化时代生产一万台车,可以小成本投入,现在投入都是几十亿、几百亿,不能进行小批量生产。这种投入背后必须有大量的资本、大量的厂家,这对小型的、独立的、没有上市的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第二,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0%,在各行各业里都被当作非常重要的指标、拐点来对待,后面的增速会加快。去年年底媒体预测今年智能电动车销量是200万台,今年上半年预测突破220万台,现在我估计大概率是250万到300万台,这种高速增长需要大家以百米速度来跑马拉松,否则很快会被淘汰。

第三,各行各业都有风口期,个人认为2025是很大的风口期,一般产品开发周期是三到四年,2025年之前,能够活下来的突出企业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余宁

科技企业入局是压力也是动力

钟师:华为、小米等企业进入汽车业,对新造车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何涛:我们内部讨论过,这无疑是压力,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认真投入,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不过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动力,今年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销量较去年翻番,这个市场足够大,和新入局的企业相比,我们也是老企业。当时进入汽车产业的时候,我们看准汽车产业的痛点并进行变革,华为、小米等企业进来也会看到我们有什么样的痛苦、缺陷,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不过我们也会自我审视,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对我们而言也不一定不是好事。

罗岗:汽车行业是超级分散的行业,我们只需要做目标用户喜欢的车,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去年乘用车销量是2000万辆,新势力卖到10万辆是不错的水平,这只是0.5%的市场规模,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

吴保军: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所有人都知道智能电动车市场是巨大的机遇,会有包括传统车在内,也有比华为小米更强悍的、更加有突破的企业加入这个赛道。我个人认为,传统汽车五年更新的体制将受到挑战,也需要考虑如何使成本最优化,尤其零跑和哪吒目前在做价格相对较低的、20万以下区间的产品,成本的竞争力、生产方式的革新等可能是更挑战的课题。同时我们需要具备把控掌握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以此拓展和消费者端的更多融合,快速反应。

资深汽车媒体人钟师

钟师: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们发力自动驾驶,但因使用车辆自动驾驶功能引发的交通事故和车辆数据安全问题频发,自动驾驶下一步将如何健康发展?

张勇:现在大家都不敢说自动驾驶,都在说辅助驾驶,这是好事,否则宣传太过会出问题,会有胆大的消费者把手脚眼解放了,其实应用上应该要偏谨慎。整车平台架构要智能化,整车研发、推广应用上要把高阶的智能辅助驾驶做好,同时全力以赴做高算力的激光雷达的技术研发。我们也提出迅速搭建1000人以上的团队,投100亿在智能技术上,包括驾驶、操作系统、座舱,这是未来几年要做的工作。   

罗岗:真正的智能驾驶、高度的智能交互的车的时代刚刚开始,原因是现在车规级芯片算力硬件,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我们想做的高度智能驾驶,保障安全。我认为真正巨大的挑战是用合理的算力、合理的传感器来解决包括驾驶疲劳等在内的问题。安全问题无法逃避,我不认为我们能够做到全场景的无限制的自动驾驶,经过这段时间梳理,20%的场景可以解决80%的驾驶问题,让大家能够得到很好的自动驾驶体验,也不牺牲任何的安全指标。

何涛:我认为前几年是宣传快于技术的实现,有一些误导性,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混合起来给消费者带来一些误导。小鹏汽车从最开始的Xpilot2.5到现在推出的Xpilot3.5,基本能够实现城市道路的辅助驾驶。我们应该如实告知消费者车辆是什么样的自动驾驶水平,什么样的辅助驾驶水平,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更加关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线性向上发展的过程,对消费者的广告语不要太超前。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