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水产种业及健康养殖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十七期花城院士科技峰会(下称“论坛”)在广州市南沙区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原始创新 种业振兴 智慧渔业 助力种业”,邀请了多位国内种业院士专家对种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研讨交流,为推动水产绿色健康发展提供新方案。
(论坛现场。)
聚焦水产种业,推动“蓝色粮仓”升级转型
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种业工作,今年印发的广东省种业工作要点明确把实施粤强种芯工程、推动广东种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等作为下一步工作指引,要求做细做实、抓紧抓好。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在致辞中介绍,广东省水产品的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广东鱼用广东种”。 他认为,本次论坛对促进水产种业、水产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以及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水产品是具有优质蛋白、优质脂肪、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蛋白质来源。“种”是水产养殖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已审定和推广水产新品种240个,培育水产种业企业1.9万余家,年提供苗种6万亿尾(粒)以上,产值达660亿元,为满足人民群众食品消费需求,提高农民和农村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崔利锋认为,从全球看,我国在种质资源保存、常规方法选育、良种规模化繁育等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有优势,整体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我国水产种业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与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他表示,科研技术的发展水平,将决定我国水产种业的进展程度。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攻关,是实现种业振兴的重要手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指出,必须打造以“政府+大型企业+科研团队”的模式,三方协同发力,发展现代水产种业,建立水产“良种良养良销”模式,促进与“良种良养良销”相关的科技创新攻关、基地建设、企业建设、市场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为我国水产业做出积极贡献,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院士落户南沙,共建渔业科技创新产业链
南沙是华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健康养殖基地,是广东水产特色优势区。作为南沙推动水产种业振兴的重要支撑,南沙区渔业产业园已于2019年6月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目前20个建设项目已率先验收。位于园区内的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面积达6800亩,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草鱼养殖基地。
2020年8月,刘少军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到南沙。目前,刘少军院士团队和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淡水鱼类(南沙)南繁育种中心已出苗投产。院士团队研究的品种合方鲫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蛋白含量高,而诚一在水产饲料营养调控、生态养殖模式等养殖全过程严格把控,从而形成“良种良养良销”的渔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形成了种苗到成鱼的生产闭环,确保生产环节质量安全。
(广州南沙区渔业产业园。 丘兵 摄)
广州市南沙区区长董可表示,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南沙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突出“规模化”集聚、“集约化”发展、“科技化”引领、“绿色化”升级,加快实施“湾区种业灯塔行动计划”,打造现代水产种业创新发展高地。近年来,南沙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建产学研基地,落户了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渔业研究院、海大集团“南沙工业化SPF育繁养现代渔业综合产业园项目”等一批平台项目。董可表示,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高校走进南沙,共建交流合作新平台,共谋水产种业新发展,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广州南沙区渔业产业园。 吴秒衡 摄)
打造“农业+”模式,让世界尝尝南沙的味道
记者了解到,2020年,南沙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11.7亿元。在渔业方面,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0.43万亩,去年水产品总量达15.4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50.04亿元,养殖面积和产值均居广州市首位。
“水产育种始终是南沙蓝色粮仓保障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广州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王青峰介绍,南沙渔业产业园以种业为特色,打造“良种良养良销”为一体的现代渔业要素聚集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从源头推动水产养殖业由产量数量型向绿色效益型转变,南沙渔业正朝着产业兴旺、科技引领、种业振兴的美丽渔场方向升级提档。
(广州南沙区渔业产业园 吴秒衡 摄)
(南沙青蟹。)
王青峰表示:“今年我国加入了RCEP,希望能够借此契机将我们南沙的预制菜推广出去,让世界尝尝南沙的味道。”目前,南沙具有一定规模的预制菜企业18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有2家、超千万元有9家。接下来,南沙还将引进年产值35亿元的恒兴集团预制菜产业园项目。
广州南沙区委副书记段德海表示,目前南沙正着力从打造涉农贸易双循环节点、打造大湾区农业创新产业基地、打造湾区种业灯塔、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典范四个方面推动农业创新、开放、高质量发展。“通过塑造以南沙特色水果香蕉为原型打造的南沙标志性农业IP形象,打造农业+旅游、+文化、+科普等等1+N模式的现代农业都市典范,提升都市农业的品质与活力。” 段德海介绍,南沙近期正依托10300亩的南沙都市农业实验园,打造南沙明珠农业公园,丰富“吃、行、游、购、娱”等要素,给湾区市民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广州南沙区委副书记段德海介绍以南沙特色水果香蕉为原型打造的南沙标志性农业IP形象。)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沙记者站 见习记者陈梦璇
【供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沙记者站 见习记者陈梦璇、陈兆宇(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