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52037名投资者全部获偿24.59亿 12月29日,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终结重整程序。公开资料显示,此次特别代表人诉讼涉及52037名投资者,全部以现金、债转股、信托收益权等方式获偿约24.59亿元。详情>>
·2021年A股并购重组持续低迷:重大重组六连降,A吃A成新机遇 截至12月29日,A股市场发布的重大重组预案合计达到152起,由A股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发起的重大重组单数更为104起,其中56家披露了交易价值,交易总价值为2051.99亿元。从披露单数上看,2021年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的并购案例已连续六年下降。详情>>
·滴滴上市首份成绩单:净亏损306亿元,阿里张勇辞任滴滴董事 12月30日,滴滴发布上市后的首份财报。2021年第三季度,滴滴的总收入为427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1.48%,净亏损306亿元人民币。此外,滴滴还宣布阿里巴巴高级法务总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法律顾问张毅被任命为滴滴董事会董事,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辞任滴滴董事会董事。详情>>
·历经二次招股,商汤科技成功挂牌,市值逾1400亿港元 12月30日,商汤科技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3. 91 港元较发行价3. 85 港元上涨约1.56%,总市值约1301亿港元。随后,商汤科技的股价一路上涨,截至发稿,商汤科技的股价涨幅一度达到15.58%,总市值也增至1481亿港元。详情>>
张庭夫妇到底在赚什么钱?
2021年年末最后一个大瓜“花落”张庭和她的品牌“TST庭秘密”。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管局披露了“TST庭秘密”运营主体公司上海达尔威涉嫌利用网络,从事传销活动被查处的进展。与此前众多大瓜落下,群众大受震撼不同,面对这次的“瓜”,众多看客表示实属“意料之瓜”。在过去,以微商名义开展的传销行为,的确屡见不鲜。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声称做微商生意的TST,在运营上和一众传销公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资深反传销人士、志愿者王庚新也认为,TST的运营主体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依托价格虚高的产品系列,采取团队计酬模式,披着微商的外壳,本质上就是典型的传销行为。微商和传销,区别在哪?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踩坑?详情>>
2022年买基指南:买什么最赚钱?如何择优避坑?
在结构化行情延续的大背景下,2022年到底还能投什么行业?综合现有的各方观点来看,新能源和大消费仍受集中看好。敲定赛道后,布局主题基金如何择优?基金经理和基金的最大回撤是重要的关注指标。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都会影响基金的业绩。应尽量选择从业5年以上的“老将”。同时,还应关注基金经理对该行业的研究经验。而基金的最大回撤,就可以用来衡量一只基金在特定区间内可能亏损的最大幅度。通过参考基金产品的历史最大回撤指标,可以大致了解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自己可能面临的亏损,面对市场波动时就会更加淡定和理性。至于避坑,投资者还应做到以下三点。详情>>
新机全面对标iPhone,小米能实现自己的“高端梦”吗?
12月28日,小米共推出小米12X、小米12、小米12Pro三款新机,按照雷军的说法,后两款机型分别对标苹果13和苹果13Pro Max。但网友明显不买账,“对标苹果没有问题,但不要只对标价格。” 小米发力高端机型,意欲何为?中低端机的生意不好做了。近几年,我国手机市场开始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性价比为重的中低端手机品牌发展空间被压缩,而在以三星、苹果为主导的高端市场,虽然头部玩家长期稳占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还有不少可挖掘的空间。小米在国内、海外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都有萎缩趋势,这已经给小米的营收带来明显影响。此外,靠性价比起家的小米,低毛利也一直困扰其发展。但小米的高端化之路,尚显道阻且长。详情>>
2022年白酒展望:否极泰来,再迎辉煌?
经过了一年的调整,2022年的白酒是否会更好?中长期来看,受酒精致癌、喝酒伤身等影响,白酒消费总量走下坡路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少喝酒、喝好酒”成为主导行业前景的中期逻辑,大量低端白酒厂关门倒逼,高端、次高端白酒顺势而起,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龙头酒企强者恒强。在此背景下,头部酒企的基本面大概率继续稳中向好,而腰部、尾部企业的发展前景不确定增大。拥抱龙头,成为现阶段主流的白酒投资策略。短期来看,由于基本面的支撑,向下的空间有限,白酒投资依旧安全;但同时由于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向上的空间也有限,不必期待太高的收益。详情>>
2021股市风云:湖北宜化涨幅最高12倍,中公教育成第一熊股
截至12月27日,在股价表现最亮眼的十大牛股中,“元素周期表”概念股成为了王者,独占6成,其中就包括了湖北宜化、联创股份、南网能源、精功科技京城股份、江特电机。而在年内跌幅榜中,业绩堪忧及爆雷股扎堆出现。截至12月27日,中公教育,华夏幸福,ST凯乐,康泰医学,*ST金刚,*ST易见,学大教育,中潜股份,ST天山,天味食品成为2021年十大熊股。其中ST股占4成,其他股票涉及地产,教育,医学,服务,消费类行业。十大熊股败阵的原因包括遭遇行业事件,资本不再看好、经营亏损,失去投资价值以及弄虚作假,违规操作这三点。年关将至,新的一年中国财富密码又在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