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赋能大资管生态建设 青岛举办海天“金融科技前沿”论坛

2022年03月04日 14:09   城市频道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海天“金融科技前沿”论坛在市南区举办

3月1日,未来金融研究院会同《金融科技前沿》、《中国资管》丛书、国信海天中心联合主办的海天“金融科技前沿”22首期论坛“海天论坛:未来金融海天读书沙龙”活动在青岛市海天中心举办。

作为青岛市金融业的发源地,市南区的金融产业已历经百年风雨,作为青岛乃至山东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集聚之地,目前以总部经济、现代金融为主的服务业占比高达90%左右,拥有区域性总部(机构)153家、金融机构137家,市南区以全市2.7‰的土地,实现了全市10.3%的GDP、14.9%的服务业增加值、33.3%的金融业增加值,单位面积生产总值42.2亿元。

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赋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在未来助力金融业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为以金融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金融要素提供便利的成长环境,是摆在每个城市建设运营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次“海天论坛:未来金融海天读书沙龙”活动无疑是为青岛逐浪资本市场贡献金融力量搭建的一个探索平台。作为青岛城市业态更新迭代的代表,海天中心从建立之初便始终思考如何为金融行业、为金融科技发展创造条件。

活动特邀未来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交通银行原副行长侯维栋为主讲嘉宾,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锦玲、市南区区政府副区长管伟出席活动并讲话,国信集团工会主席致欢迎辞。

本次活动以“大资管与金融科技未来”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传统金融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以专业资管机构为引领的多元化财富管理机构体系逐渐建立,财富管理服务层级不断扩展。

活动还邀请了国企平台、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相关领导,共同探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水平等问题。

多方探索,金融科技将成为城市财富管理新引擎

近几年,在科技的推动下,金融框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引发了金融业“基因突变”。不断扩展的消费金融场景、不断优化的征信识别技术使得传统金融业版图日益模糊,科技催生了新的金融模式、产品和生态。

作为首位主讲嘉宾,侯维栋围绕《从创新视角看银行数字化转型》一书进行了观点分享。作为资深的银行管理者,侯维栋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状,讲解了金融创新的本质内涵,即业务创新方面创新就是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一系列的开发活动,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开发活动,并就未来银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以《未来财富管理及金融科技》为主题,探讨了当下数据库发展趋势——“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能与必要性,并就此对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作出了阐释,他认为,未来数字化将颠覆金融世界、颠覆科技世界,两者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将高度融合、高度发展,未来它的拓展和应用空间将会无限。

眼神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军,在“科技大脑思考”环节中,发表了《认知智能技术与财富管理》的主旨演讲,认为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大势中,生物识别是一切金融业务开展的基础。眼神科技在银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银行识别客户,将人“ID”化,并通过OCR等技术,实现证件“数字化”。同时,周军还指出,单一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实际运用场景中存在各种程度的受限,多模态融合生物识别是相应的解决之道。

王忠民主持“未来对话”《财富与金融科技》,交通银行、西泽金融研究院共同精彩研讨。

侯维栋主持圆桌讨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趋势》,浦发银行青岛分行、招商银行青岛分行零售金融事业部兼私人银行部、共同精彩研讨。

在金融产品多元化、业务创新发展环境日趋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开始回归本源,运用科技手段全面赋能金融机构,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一把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的金钥匙。

在王忠民主持的圆桌谈论《财富青岛再起航》中,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孙响波表示,交通银行将把握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和数字化转型契机,发挥交行全牌照金融优势,为青岛百姓提供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和公平普惠的金融服务,践行国有大行的职责和担当。

 面向未来,市南区金融潜力和活力将不断释放,为青岛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样板区的金融新动能。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