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油价高位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逼近140美元/桶;2月中国PPI石油工业分项同比上涨30.1%,92号汽油和柴油市场价同比上涨41.5%和41.1%。油价持续位于高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需求的阶段性回升(供暖、航空煤油)遭遇地缘政治和产能瓶颈下的供应减产,同时库存低位放大了油价波动。
我们已经在《油价100美元,离衰退有多远》中讨论了高油价对今年和明年美国经济的影响。如果原油价格在供需失衡的状态下持续高企,对中国经济和各个行业将有什么影响?
1、油价对需求的影响(投资、消费、净出口)
油价大幅上涨从价和量两个方面抑制制造业投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率和产能利用率下降,投资动力不足;同时油价上涨挤出消费者实际可支配收入,导致企业需求回落,投资动力进一步下降。油价上涨挤出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购买力下降;另外如果油价大幅波动,消费者对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可能推迟。油价上涨带来原油输入国出口品的价涨、量跌。
综合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影响,油价上涨1%将拖累中国实际GDP增速约0.03%。如果今年国际油价中枢90美元/桶,相比2019年(没有疫情,油价中枢60美元/桶)的情形,将影响GDP增速约1.4%。当然,以上论文里的结论也存在时间和方法上的局限,但整体而言,高油价还是会给稳增长和投资消费带来额外挑战。
2、油价对行业利润的影响
具体到行业层面,油价对制造业的产出、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等经营情况的拖累显而易见,严重程度大小取决于行业的原油消耗强度和价格传导能力。我们通过投入产出表计算了各行业对油气的完全消耗系数,发现油价上涨对原材料制造业的成本冲击最大,消费品制造业受油价影响较大的是化学纤维制品,装备制造业受油价影响较大的是电池。以上消耗强度较高的行业,能否将油价上涨的成本压力传导下去,决定了利润的承压能力。我们用各行业PPI与石油价格的相关性来衡量各行业对油价的传导能力。
结合原油消耗强度和价格传导能力两方面,利润可能受油价上涨挤压较大的行业主要有:(1)化学原料制品类的基础化学原料、农药、肥料、涂料油墨、专用化学产品;(2)建材类的玻璃和玻璃制品、石墨、陶瓷制品、砖瓦石材、耐火材料、水泥石灰和石膏;(3)电力设备类的电池、电线电缆、输配电及控制设备;(4)消费类的文教体育娱乐用品、造纸和纸制品。大多数属于高耗能行业。
风险提示:论文可信度不及预期;行业原油消耗强度出现较大改变;行业价格传导能力出现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