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 4月20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的通知》,通知表示,结合“十三五”时期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和各地推荐情况,国家卫健委研究确定了首批纳入“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县医院名单。国家卫健委结合推荐条件,并组织各省份进行了2轮复核,共有1233家县医院参与“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
国家卫健委将对纳入“千县工程”的县医院进行动态管理,结合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年度评估情况和各地工作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县医院名单。国家卫健委在解读中表示,一共有5类重点方向,其中就包括县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情况等。
实际上,我国县医院在肿瘤、慢病等专家建设方面有待提高,近日在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与波士顿科学共同推进的“千县工程精准PCI基层行”项目(下称“项目”)启动会上,一位山西县级内科医生指出,我国心血管死亡率很高,尤其农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仍在逐年攀升,远高于城市。通过千县工程可以助力基层医院等实力提升。
据了解,上述项目旨在通过推动资源共享整合,助力县域医院构建冠心病微创介入中心,提升县域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进一步下沉,助力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精准PCI (冠脉介入手术)基层型系列活动不仅会通过线下医联体方式有序推进,更是设计了PCI 领域首个针对县域医院的在线社区,可以帮助县域的医生们随时随地的学习和沟通。
千县工程
在上述启动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国家卫健委推出的“千县工程”主要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县域老百姓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问题,目标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通过推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落实县医院功能定位,有效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以及促进县域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实现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上述首批名单的确定背后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落地。即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结合县医院提标扩能工程,补齐县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有效落实县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十三五”时期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情况,确定了以下推荐条件:一是以脱贫地区、三区三州、原中央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等特殊地区为重点,按照《县医院医疗服务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评估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情况;二是县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情况;三是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落实县医院功能定位情况;四是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发展规划;五是地方政府支持保障政策等。全国所有设县(不含市辖区)的省份均开展了推荐工作。
“千县工程”要落实县医院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提升县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并明确了几大重点任务。其中一项为,要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包括:
依托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
依托肿瘤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形成与县域内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联动,开展肿瘤、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
依托微创介入中心,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开展肿瘤、外周血管、神经等领域的介入诊疗;
依托麻醉疼痛诊疗中心,积极推动围手术期急性疼痛治疗,开展手术室外的麻醉与镇痛治疗,不断满足患者对诊疗舒适性的新需求;
依托重症监护中心,提高重症救治水平,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
此外,千县工程还强调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通过引进人才、改善硬件条件、派驻人员支援等措施补齐专科能力短板,重点提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肿瘤、神经、心血管、呼吸和感染性疾病等专科疾病防治能力。
精准推进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度和流程的完善管理、诊疗规范的落实,也离不开健康‘守门人’队伍的能力建设,以及产学研医各界的积极参与。通过‘千县工程精准PCI基层行’在高发的心血管疾病领域实现优质医疗技术的扩容下沉,满足县域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上述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此次“千县工程精准PCI基层行”项目,是在国家卫健委和CDQI标准的指导下,依托县医院,CDQI与波士顿科学共同提升县域PCI手术能力,探索分级诊疗实践经验和标准范本,推动全国CDQI的开展。
据介绍,波士顿科学此前深度参与了中国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规范化建设。过去两年间,波士顿科学已在全国25个省份的60余家医院、为超过1500台冠脉介入手术提供远程支持,用远程技术实现心脏介入技术的可及性。
上述项目已制定2022年至2024年的三年实施计划,包括通过省市县联动的创新培训模式,推动优质师资下沉,促进人才流动学习;推出CDQI认证帮扶和精准PCI基层行小程序,搭建多条线上学习平台,实现最新政策、学术动态和诊疗技术的及时分享等。预计三年内,该项目将触达线上700多家县域医院、线下16个重点省份的600多家县域医院,加速提升县域医院冠心病微创介入的诊疗水平,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表示,此次“千县工程精准PCI基层行”将推动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及心内科科室的学科建设,助力县域心血管内科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马长生介绍称,CDQI是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的孵化应用评价基地和心血管专科人才培养的全国最大的基地之一,旨在通过开展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临床研究,引领中国心血管疾病学科健康发展,以做最好的临床和研究为目标,通过培养最好的人才,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研究、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