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恋爱综艺成为各大视频网站的座上宾,爆款恋综播放量甚至突破了10亿人次。某脱口秀演员曾在演出时说,“人类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别人搞对象”,这本是一句玩笑,但没想到他后来竟亲自参加了某档恋综,成为男主角之一,可见恋综的“魔力”有多大。
伴随恋综出现的,是一大批“嗑糖”粉丝,他们体验着“嗑学家”的快乐,感受着高甜度的恋爱。抛开嗑糖的上头,我们来冷静思考一下,这些CP为何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两情相悦、确定恋爱关系,并且让感情升温呢?不断提高关系含糖量,究竟靠的是什么?
Dr.汇认为,提高恋爱甜度的关键,是要学会给喜欢的人释放明确的信号,这个信号要恰好满足对方的喜好和需求,才能使对方迅速get到自己的魅力并为之着迷。这一点,经济学原理中的效用函数可以完美解释。
在经济学领域中,效用函数用来量化评估消费者在消费和体验过某种产品或服务之后,所获得的体验感和满足感。这里的体验感和满足感就是效用。具体来看函数公式,它其实是产品(或服务)组合的数量关系,即,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f(x,y,…),其中,x和y表示商品(或服务)。举个简单例子,假设f(x,y)=x^2+y^3,x、y分别表示苹果、香蕉。这就意味着,消费者每多吃一个苹果或者香蕉,他的满足感都会得到提高,但是,1个香蕉比1个苹果更令他感到快乐,也就是说,这个消费者更喜欢吃香蕉。效用函数是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博弈论等问题的理论基础。
有时不得不感慨,世上问题千千万,追本溯源皆同源,道理往往相通。一对情侣想要提高恋爱关系的含糖量,或者恋爱前想推进关系发展,这个命题的本质,等同于要提高双方在这段关系中的幸福感,而且令每个个体感到幸福快乐的点是不同的。用经济学语言阐述就是,要想恋爱关系一直洋溢着粉红泡泡,就要提高双方的效用,但每个人的效用函数是不同的,函数中的变量也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恋爱前还是恋爱过程中,都要先了解对方的喜好,判断对方的效用函数和变量大致是什么,然后才能投其所好,有针对性地释放信号或者创造惊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对方的幸福感最大化,尽可能让效用函数变大。比较常见的反面案例是,一方想收到一束玫瑰花,但另一方却送了一副耳机,那么很遗憾,这个礼物没有送到对方心坎里。这样表达爱意,不仅不会使对方感到开心,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令对方“下头”。说到这里,是不是已经有人默默低下了头,你踩过这个坑吗?
这个释放信号的人,可能也很疑惑和委屈,“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为什么我的表示总是得不到积极反馈,双方的关系也没有进展呢?而被释放信号的人,可能就会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个人大概是不懂我吧,于是很可能会草草给对方下一个论断——我们不合适。这里的“知我”,恰好道破含糖量问题的关键。很多情侣互相认定彼此,不就是图一个“懂我”吗。
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里,公子哥金燕西为了追求家道中落、喜读诗书的冷清秋,打着办诗社的名义租住在冷家隔壁,并且以熟络邻里关系为由赠送服饰、尽量不显得尴尬突兀,还请她听戏、郊游,这些都正戳“文艺女青年”冷清秋的心。火速陷入爱河的两个人,效用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感情含糖量自然很高。但最终两人还是悲剧结尾,金燕西公子哥本质的暴露以及金家大家族的尔虞我诈,令向往自由的冷清秋感到不快乐,这时效用函数降为负数,让人想要逃离。
说到这里,再回头看看我们今天讨论的提高关系含糖量、让感情快速升温的问题,你的心里应该已有了答案。不妨用效用函数理性分析一下伴侣或意中人的真实喜好和内心诉求,然后精准表达对方真正需要的信号,不要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啦。
风险提示:以上为汇华理财有限公司就理财业务开展的通识教育,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市场观点,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