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恒通即将递交注册稿:二度IPO的闯关答卷与前车之鉴

2022年05月31日 20:2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一  北京报道

5月13日,世纪恒通成功通过深交所创业板发审会,近日已如期落实上市委审议意见。

“目前公司正在准备注册稿底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世纪恒通了解到,公司不日将正式递交注册稿。

2017年9月首次冲击IPO被否后,时隔五年世纪恒通再度来到证监会关口,接受最后的发行审核。二度进宫,世纪恒通前次上市败北的经营症结是否均已得到解决,或决定公司上市的成败。

败北之鉴

此次上会材料中,世纪恒通自认是一家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商,主要为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高速集团等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用户增值和拓展服务。

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报告期,世纪恒通营业收入分别为3.76亿元、8.37亿元、10.18亿元和6.3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2.83万元、5075.56万元、7710.68万元和5137.29万元。

世纪恒通据此表示,公司近两年的净利润指标满足创业板注册条件,因此谋求创业板上市,拟发行不超过2466.66万股,募资3.35亿元,分别用于车主服务支撑平台开发及技术升级、大客户开发中心建设和公司服务网络升级建设等项目。

不过业绩亦有下滑风险。

据公司提示,2021年前三季度的公司营收为6.34亿元,同比下降15.06%,同期净利润为5132.64万元,同比下降8.49%。

“营收下降是由于车主信息服务收入下降所致。” 世纪恒通解释称,公司收入下降主要源于大客户中国平安对“按实际服务量计价”的车后服务减少采购、新增的客户中国人保车后服务贡献不足以及公司ETC推广及相关业务下降等因素所致。

二度闯关资本市场还未成行,世纪恒通再次暴露了与前次败北类似的经营风险。

世纪恒通曾于2016年向证监会报送上市申请,经创业板发审委2017 年第 71 次会议审核,未获得通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历史资料,当时监管层担心的主要问题包括公司营收大幅增长情况下员工人数却大量减少,报告期需补缴巨额社会保险涉嫌不合规;公司电子优惠券等主要产品收入大幅下滑,毛利保持稳定是否合理,公司依赖大客户的车友助理产品是否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公司在大客户积分兑换业务毛利率极低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该业务,是否合理,主营业务是否会发生重大变化。

世纪恒通成立之初以提供生活信息服务为主,主要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增值产品及营销推广、在线客服等配套服务。2014年至2017年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电子优惠券、积分兑换、车友助理以及手机报等。

前次上市报告期内,世纪恒通过度依赖三大电信运营商,收入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在95%以上,来自第一大客户中国移动收入占比在保持在90%以上。为保持与大客户的合作关系,世纪恒通甚至直接把大客户合作业务列为募投项目。

2017年,世纪恒通IPO被否,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世纪恒通对中国移动高度的业务依赖可能是上市被否的关键,公司布局的包括手机报及彩铃等传统移动增值业务是否存在被新兴移动互联网服务替代的风险,都曾被监管部门重点问询。

证监会的担心风险在世纪恒通被否当年就如期上演,2017年世纪恒通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明显下滑,公司的经营业绩一度出现变脸。

变化

世纪恒通卷土重来,公司此前上市受阻时被重点关注的经营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

“从世纪恒通的主业变化看,公司经营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某头部券商研究员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咨询时表示,世纪恒通的大客户依赖症等问题依然存在。

“公司意识到仅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增值服务不足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因此开拓了中国平安等保险客户,逐步转向向保险客户提供以车主信息服务为主的增值和拓展服务。” 世纪恒通在招股书中透露。

2018年之后,公司已逐步改变主营业务结构,具体产品主要应用在车主信息服务、生活信息服务、商务流程服务三大领域,主要客户为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高速集团等。

报告期各期,世纪恒通对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合并口径下)的销售占比分别达89.58%、87.05%、89.38%和90.90%,公司由之前对中国移动的绝对依赖,变为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

2018年,公司客户主要是中国移动,销售收入占比57.07%,2019 年之后,世纪恒通主要客户变为中国平安,销售收入在各期占分别为 52.97%、47.06%和 37.81%。

报告期,世纪恒通布局了车主信息服务、生活信息服务、商务流程服务三大业务领域,从营收来看,公司仍是依靠车主信息服务和生活信息服务两类业务,其中车主信息服务贡献收入稳居70%左右,车主信息服务和生活信息服务两类业务合计贡献营收占比各期均在90%上下。

新的报告期内,由于上述两项业务毛利率下降,世纪恒通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出现持续下滑,各期分别为 41.29%、23.64%、22.44%和 24.73%,已经由期初直接腰斩。

鉴于上述问题,世纪恒通表示,对大客户依赖度较高,存在被其他供应商替代的风险,虽然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未来可能仍存在的业务不确定性,由于近年来保险、运营商及互联网领域相关行业政策不断改革变化、客户内部发展战略随时推移,公司各类业务在未来市场开拓、业务成长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深交所在多轮问询中也一再要求公司说明经营和主业的稳定性,是否存在被市场替代的风险。

新的报告期内,世纪恒通已经出现明显的增收不增利,公司营业收入由翻倍增至10.1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增长不到50%。

世纪恒通多项数据显示,公司之前上市败北的多项问题再次出现在新的报告期内,是否还会对公司最终上市审核造成影响有待监管层明确。

基本面或已改变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各期分别为-7139.68万元、332.70万元、1.29亿元以及-1.01亿元,现金流起伏直接反映了世纪恒通目前业务营收和发展的困境。

(图说: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变化,图片来自招股书)

“如果发行人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且无法获得外部融资,将对公司资金状况和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世纪恒通坦言。

目前公司或面临较大的财务和营收压力。

从数据来看,目前公司的银行短期借款余额各期已分别达9800万元、2亿元、1.90亿元和1.78亿元,截至2020年末,流动负债合计已达4.23亿元,短期内公司已存在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另一方面,世纪恒通对大客户依赖,需要根据客户结算周期会账,公司应收账款规模持续高企,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达1.35亿元、3.77亿元、4亿元和 3.92亿元,已占到同期营业收入的35.86%、45.08%、39.23%和61.81%。

该公司公开表示,因为公司现金流紧张,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世纪恒通签署的借款合同项下,已有33项(其中有32项在取得产权证明之前已作为在建工程设置抵押)房产设置抵押;9项专利已质押;4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已质押。目前,公司正尽力避免出现债务违约情形,但仍然存在因债务违约导致抵押物、质押物优先用于清偿债务的风险。对于上述诸多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采访世纪恒通公司,截至发稿并没有得到更多回应。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