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方烁纯 梁卓辉报道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宣布和飞信业务将从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这也意味着,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平台退出了历史舞台,对此,不少网友也被拉入了回忆青春的行列。
根据公告,和飞信停止提供服务之后,用户将无法登陆及使用和飞信。和飞信的前身是“飞信”,当时还没有微信,诞生于2007年的飞信就开创了自由发信息的时代,不仅流量资费低,还具有语音通信,方便群发等功能。
广州市民 王先生:以前用的都是发通知的比较多,就班里发信息或者社团发通知的时候用,就是在飞信上面编辑一条信息,就群发给班里的人,就是可以通知到位。
有数据统计,运营15年期间,飞信就收获了5亿注册用户,高峰期活跃用户接近1个亿。但在2011年,随着微信的诞生,它直接取代了QQ和飞信的地位。广州市民 柳先生:那时候用了一段时间,因为它涉及到运营商属性,朋友圈用得比较少,我自己没有其他联系人也不行,后来就没有用了。
2016年,飞信被更名为“和飞信”,正式加入由中国移动旗下的一系列应用组成的“和字辈”成员;2018年,中国移动正式宣布,飞信将主打通讯与协同办公的“和飞信”业务。而此次,和飞信的停运也预示着飞信转型最终落幕。互联网业内人士 范俊辉:首先是格局太小,当年针对联通和电信用户收费,直接放弃了一大批用户。然后中国移动错判未来发展,又或者说是短期庞大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博弈,移动选择了前者,导致飞信迭代缓慢,体验跟不上时代。
和飞信的运营停止,或只是千千万万即时通讯设备更新的缩影,随着5G时代的到来,即时通讯市场还将迎来更大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业内人士 范俊辉:下一次迭代很可能是5G下,设备的迭代后带来的。比如AR、VR、元宇宙,那时很可能不是更好用的微信,而是另一个颠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