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月,在天津建一家“三甲医院”,月入上亿!

2022年08月09日 07:00   21世纪商业评论   何己派
数字健共体创新,互联网医疗出圈。

文/何己派 编辑/江昱玢

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的崔大爷,今年75岁,患糖尿病已20多年,先后动了两次手术,一个脚趾被截掉。

术后需要长期服药,但家门口的卫生院药品经常不足,如果坐公交去城区大医院复诊购药,每个月都得跑一次,一趟就要折腾三四个小时。这些年,行动不便的他只好在离家近的药房自费买药,如此一来,一家人的经济压力大了些。

去年年中开始,情况变了。

他通过手机就能在线复诊下单,等着药品送货到家,还能医保报销,自费部分一次120多元,较之前的600多元,每月能省近70%。

“患病这么多年,我第一次体验药品快递上门,还能像在医院买药一样医保报销。”崔大爷感叹。

 

为患者带来便利的,是天津推行的基层数字健共体,运作2年半,已见成果。

微医集团高级副总裁、医疗运营总经理闫晋红告诉《21CBR》,经过30个月的建设运营,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日门诊量已超1万人次,单月营收规模超1亿元。

简单测算下,这相当于在一个参保人口约1000万的医保统筹区,达到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水平,且每年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达到100元。

30个月,从无到有,天津建起了一座数字化的“三甲医院”,按日门诊量,能排进当地前三。

“不虚浮”的四朵云

“数字健共体”,一个听上去有些拗口的词,由微医提出,首要对准一个长年悬而未决的难题——医疗资源结构失衡。

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患者看病往往“两头难”:去大城市看病难,在偏远乡村看病也难。

“如何让患者更信赖‘家门口’的医院?”闫晋红表示,解决的根本在于“强基层”,加强社区医疗机构与大医院的互联互通,提高家庭医生的诊疗能力和基层诊疗水平,盘活基层资源。

“基层有能力做到未病能防、有病能诊、小病能治、大病能转、慢病能管,患者就不需要总跑到大医院去。”闫晋红说。

2020年1月,天津跨出了探索的关键一步。

市政府与微医集团签署《数字健康战略合作协议》,天津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启动数字健康建设的省级行政区,重点围绕“数字健共体系统”的共建下功夫。

在当地卫健委指导下,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全市16个区、26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其中,实现管理统一、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服务同质。

顶层设计上,“四朵云”撑起这个全新的系统,即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目标是为社区群众就近提供“防、诊、治、管、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

这是四朵“不虚浮、落实地”的云。

云管理,打通各级医疗机构的各类信息系统,推动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家医签约等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促进健共体内各类医疗服务纵向贯通融合,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预约挂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

云服务,以居家医疗、慢病管理为主,旨在拓宽家庭医生的服务半径,上门提供家医签约、健康风险筛查、慢病随访、用药指导等服务,推进“服务进社区”“服务进家门”服务体系建设。 

云药房,通过引入“互联网+药品保障”服务模式,建设全市统一“云药房”平台,强化处方点评和监管、处方外流、现代物流配送药品等,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保障不足等问题,满足社区慢病患者多样化用药需求,并提供院内取药和送药到家服务。

云检查,通过搭建云影像中心、云心电中心、云检验中心等区域医疗共享中心,分阶段逐步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检验检查信息互联互通、质量一致、结果互认,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闫晋红向《21CBR》透露,在数字健共体系统里,为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的挂号平台打通,专门设置了“一键转诊”功能,预留了10%的号源给基层家庭医生,在发现患者的健康数据指标异常时启用。

“让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起来,为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分级诊疗服务。患者病情严重时,转往上级医院;好转了,再转回基层,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她补充道。

体系化的大工程

万事开头难。

“因为概念很新,起初很多医疗机构不太了解这个模式能带来什么。”闫晋红全程参与了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的落地,16个区266家基层医院,各有各的特殊情况,都需要她带领团队一家一家做好沟通工作。

在她看来,当地政府的创新决心和推行力度是最关键的一环,再结合数字化的赋能手段、医疗机制的改革,才能真正形成闭环。

接受《21CBR》采访的这周,她正参加第83次数字健共体工作周例会。

这个例会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主导建立,每周一次,主要议题是跟进落实健共体的建设运营进度,此外还有月度例会,市、区级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出席。无论是周例会还是月例会,均为解决健共体推进中遇到的断点、堵点。

微医在津部署了约400人的团队,其中近一半派驻一线。驻场是个苦活、累活,得紧跟医院的需求和工作节奏,加上今年以来,因应疫情防控形势,微医天津项目的许多人,甚至一个月都住在医院回不了家。

项目落地的速度很快。

2020年,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共体在此开出了第一张处方,随后建起了全市首个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到现在,全市266家基层医疗机构,都实现了端到端的全程数字化。

 

患有慢病、基础病的人群,最能体会到数字健共体的“便利”。

在数字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诊前,患者完成一系列基础检测后,形成健康数据档案,系统对其病情进行分层分级;诊中,医生查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快速做出诊疗判断;诊后,健康管理师为患者提供一对一指导,患者还可在慢病管理中心平台上传居家检测数据,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目前,天津市8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家二级医院已建成慢病管理中心,建档管理患者130.02万人,其中包括糖尿病患者37.09万人、高血压患者92.93万人。

通过开展按病种标准化健康筛查、健康管理和干预,在管慢病患者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6.93%,血糖达标率提升9.78%,血压达标率提高15.84%。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7%,疾病负担约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70%,慢病防治领域隐含着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数字健共体的模式,为慢病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闫晋红表示。

可复制的医改样本

从0到1,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大致分为三层体系建设。

第一层是通过在基层医疗机构落地统一的“四朵云”平台,构建数字化、集约化服务体系,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第二层是通过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建线下标准化慢病管理中心,构建标准化、一体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最后,通过实践按病种、按人头付费和健康责任制,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生服务动力。

围绕“强基层”这一落脚点,天津市已落地改革举措的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提升100%,最高的同比提高280%。

“能明显看到患者回流基层的趋势。”闫晋红表示。

回过头来看,许多“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半路折戟,能否重塑医疗业务流程,是医改创新走向质变的关键。

在闫晋红看来,数字健共体和其他模式不同的是,切入医药医保,进入医改链条里的深水区。

目前,天津已在实施医保“整体打包付费”“按病种和按人头打包付费”等支付方式,旨在从过去的“价差”走向“效差”模式,改变医疗服务的生产关系。

 

传统的医疗服务结构,以治病为中心,按项目付费,医院提供非连续性服务,医务人员的激励主要来自药品、耗材等供应链的价差,可能产生部分不必要的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开支。

而在按效付费模式下,按病种或人头,费用打包给健共体,在总额预算管理下根据医疗健康管理质量考核结果,医保有结余则留用,超支不补。医生以健康服务的行为和效果为考核指标,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医保是为健康效果来买单,医生的动力完全不一样了。”闫晋红总结。

在健共体系统内,已落地按人头付费的基层医院,医保结余率在16%-31%。

微医希望,将天津模式的探索,固化为标准的服务能力,复制到更多区域。目前,健共体已落地山东、福建等省市,不同地区因地制宜,产生更多可行方案。

天津市将持续推进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在今年年底前实现20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云平台全覆盖。目前,微医团队的完成进度近半,眼下正是冲刺阶段。

“深耕基层的同时,我们也在向上生长。未来,我们还会做全病种的健康管理,构建区域性的健康管护组织,这方面的工作已在积极筹备中。”闫晋红说。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