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五家企业上榜2022中国500强

2022年09月07日 18:07   青岛日报
山东省港口集团和海发集团首次上榜。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今天在北京发布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榜单以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排序,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五家青岛企业上榜。

海尔集团以3327.37亿元年营收位列79位,排名与上年持平。海信控股排名较上年提升14位,位列157位,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695.53亿元。青建集团以680.77亿元年营收位列331位,较上年下滑23位。

山东省港口集团、海发集团为首次上榜。山东省港口集团以839.83亿元年营收,位列榜单第272位。海发集团以792亿元年营收位列榜单第297位,以高达264.46%的营收增长率跻身榜单营业收入增速第二位。

据悉,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入围门槛为年营收446.25亿元,较上年提高53.89亿元。500强企业2021年营收总规模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达到102.4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08%,为近十年来最大涨幅。

千亿俱乐部加快扩容,万亿级企业首次突破10家。2022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增至244家,占比接近50%,净增22家;有12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除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农业银行8家原万亿级企业外,中国中化、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人寿4家企业成为万亿级企业新成员。

在营收规模创新高的同时,盈利水平也出现改善。2022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46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长9.63%;净资产利润率为9.03%,比上年500强提高了0.06个百分点。最赚钱的企业仍集中在银行和几个“大厂”之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位列净利润前三名,均超3000亿元。

2022中国企业500强的行业结构,在疫后经济复苏中持续调整。制造业企业入围企业增至256家,比上年500强增加7家,连续第二年保持增加;服务业企业171家,其他企业为73家。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复苏较好,公路运输、物流及供应链、综合商贸分别增加2家。

青岛的两张“新面孔”不仅充实了青岛上榜企业数量,也拓展了青岛“中国500强企业”覆盖的领域,体现出青岛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和调整。

山东省港口集团拥有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烟台港集团、渤海湾港口集团四大港口集团,青岛港、日照港、日照港裕廊三家上市公司,以及金控、港湾建设、产城融合、物流、航运等十二个板块集团。

传统业务、新兴业务多元并进是山东港口迅速做大做强的原因。整合之后,山东港口对四大港口集团只保留装卸、仓储、转运等传统港口业务,将原先分散在各港口的600亿元资产规模、100多个业务单元“合并同类项”,重组为金控、物流、贸易等十二个板块集团,发展以金融、物流、贸易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包括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港信期货公司、大宗商品交易运营中心、公共海外仓等。

目前,山东港口已承担起全省90%以上的货物进出口量,原油、铁矿石、铝矾土、粮食等主要货种的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年进口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3、1/4、2/3、1/5,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高。

海发集团是青岛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四大平台之一,深耕城乡建设产城融合开发、现代产业园区开发运营、股权投资和资本运营三大主业,紧扣青岛七大优势产业和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形成开发建设、金融控股与资产运营、影视文化、智慧科技、高端制造、医疗康养、环保节能七大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作用,海发集团建设青岛影视基地,控股组建东方影都产业集团,构建“六个一”影视供应链体系;推动实施海澳芯科债转股,搭建市级集成电路产业控股平台,组建半导体研究院、设立3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建设半导体产业链配套园区;整合南京同仁堂、海康医院、国药蓝色医谷等资源,推动组建青岛健康产业控股集团;主导组建全省首家双向混改模式的环保产业控股集团,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综合环保产业平台……不断为青岛产业发展撬动汇聚更多资源。

同时公布的分项榜单中,青岛7家企业上榜2022中国制造业500强,15家企业上榜2022中国服务业500强,4家企业登上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2家企业上榜202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2家企业上榜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

(来源:青岛日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