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督办提案,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取得多项进展

2022年12月10日 19:3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江珊 记者陈梦璇

 “从提案的答复可以看出,区农业农村局及各会办单位积极作为、协同推进,现已取得很大的成效”,12月7日,在南沙区委主要领导督办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关于建设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打造大湾区涉农经济链接“双循环”枢纽平台的建议》第1031号重点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座谈会上,南沙区政协委员,广州市宝桃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琼瑶表示,希望南沙继续推进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申报工作,推动南沙涉农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领衔督办该项提案,他在座谈会上强调,申报建设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是南沙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湾区样板”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的有益探索。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南沙创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获得了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步将做好迎接农业农村部专家组现场考察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基础条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创建工作。

加快预制菜产业集聚,打造涉农经济国际化特别合作区

今年5月,广州市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作为珠三角地区自筹资金建设产业园成功入选广东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据了解,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以“三心一区一基地”为布局,规划面积1000亩,拟投资2.13亿元,经营覆盖生猪养殖与屠宰加工,现代渔业、预制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35亿元,可创造1600个就业岗位。

为抢抓预制菜万亿级市场,提案建议南沙积极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及港澳食品加工配送企业对接,探索在进出口贸易、农产品加工、物流仓储等业务的合作,打造涉农经济国际化特别合作区。根据南沙区农业农村局的提案回复,南沙正精准发力打造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聚焦构建预制菜产业集群,目前区内集聚了真功夫、恒兴、绿城、尚好菜、包道、中大餐饮等18家预制菜企业,打造集食品研发、产品定制、生产、销售、仓储、物流、配送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体系。

(优品南沙即热类预制菜品陈列)

围绕发展预制菜产业集群,提案还提出了打造冷链生态总部基地和构建对标国际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两项支撑举措。据悉,今年10月,作为目前亚洲港口规模最大的冷链冷库项目,南沙国际冷链母港已正式启用,配套落地的还有“转场查验”和“全天候预约过关”等通关便利举措,有效落实RCEP协定的生鲜易腐烂产品正常情况下抵港后“6小时内放行”等要求。广州港粮食仓储基地广州海新冷链仓储冷库项目正按计划进行投资建设。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南沙建立了全区六镇三街、131个行政村、1078个村民小组的立体型网格化监管机制,组建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加挂RCEP预制菜质量控制中心牌子。此外,南沙在镇(街)、村(企)建立蔬菜快速检测点31个、水产免费快速检测点3个,持续完善检测网点布局。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开放型农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田

南沙青蟹、诚一鲜鲩、新垦莲藕、万珠黑珍猪、火龙蕉……在南沙区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大会上,各种优质农产品让前来采购交流的餐饮供应商纷纷竖起大拇指。农产品质优,依靠的不仅是南沙的绿水青山,还有科研力量。其中,诚一鲜鲩正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院士团队为技术依托养殖的品种。目前,南沙依托刘院士建设的淡水鱼类南沙(南繁)育种中心项目已在南沙建成特色淡水鱼车间和鲜皖车间二期。

南沙农业一直是广州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 122.66亿元,增速10.9%,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在南沙区“十四五”规划中,农业纳入了现代产业体系。

(广州市农科院东涌石基村丝苗型优质香稻机械化示范种植区)

聚焦本地农业发展,提案建议南沙打造开放型农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田,具体包括: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体系,重点建设现代农业旅游产业示范基地、现代生猪养殖产业示范基地、现代渔业产业园;争取引进中国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展览会,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展示区;加快建设国际种业中心,积极争取种子资源进口口岸,探索打造现代种业产业集群。

南沙区农业农村局介绍,南沙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做精高效都市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业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以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和龙头企业为主导,推动精深加工、生态技术、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并且,南沙在用地、人才、税收等多个方面落实扶持政策,提供强力保障。2021年,南沙4家企业获得了区民生科技项目现代农业领域立项支持80万元,南沙区共推荐10名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市科技局农业科技特派员入库。 

推进“买全球卖全球”,建设国际大宗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

“实现‘买东盟卖东盟’,并逐步推进‘买全球卖全球’,探索打造涉农经济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节点”,提案结合南沙区位优势、物流冷链等基础,提出通过建设“国际农机、农资、农产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热带、亚热带水果集散中心”“海洋渔业产品流通中心”“南药交易中心”“国际农产品贸易金融中心”,将南沙打造成为国际大宗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

(南沙国际冷链母港)

据南沙区农业农村局介绍,目前南沙正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汽车平行、飞机融资租赁、大宗商品、集拼分拨等一批贸易进出口新业态,南沙综保区已建成仓库面积 109.5万平方米,在建仓库面积27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南沙农产品进口128亿元,同比增长55%;农产品出口5.5亿元,同比增长4.3%。经南沙口岸出口的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植物油脂、食品、化品(精油、淀粉等)已远超去年全年总量。

在农产品贸易金融方面,南沙将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建设期货产业园。根据广期所产品规划,将推出具有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大宗商品板块,其中与农产品相关的品种包括籼米、咖啡、原糖。

南沙区农业农村局表示,接下来,南沙将积极围绕创建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落实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培育都市农业等领域优质产业项目、完善“四链”融合政策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加快将南沙打造成为新时代联通全球的农业开放合作枢纽,以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农业国际合作战略平台。

【图片】南沙区政协、资料图片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