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产业“新”观察 先进制造业提质,即墨的支撑点在哪?

2023年04月25日 10:44   城市频道
产业为要,实干为先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命脉,加固着城市发展的脊梁。

2月4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提出,青岛将扎实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

从千年悠悠古城到活力新区、创新之城,即墨深知一座城市能否站上区域经济发展舞台的中央,既取决于战略意志,又取决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而这个过程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对此,在青岛聚力提质先进制造业的背景下,即墨区抢占发展“C”位的支撑点又在哪?

厚植“优势项”,助推一流产业集群隆起

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制造业首先要强,高质量的制造业就代表着更高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实体经济既是青岛的发展之基,也是立身之本。因此,即墨区作为青岛市实体经济发展、城市扩容扩能的重要承载区,自然地就被寄予了“当好壮大实体经济排头兵”的厚望。

图注:青岛云路特变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勇当排头兵,其底气源于即墨深厚的工业底蕴,以及持之以恒的奋斗与信心。纵观即墨产业版图,其中涵盖了汽车、纺织服装、商贸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医药六大主导产业。

如今,即墨区汽车产业跻身山东省25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正瞄准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集群化方向,依托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一汽解放新能源、奇瑞四大整车生产基地,扩大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车、专用车产能,加快向年产100万辆整车、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值“双千亿”的目标迈进。

然而,这些只是即墨加快技术、品牌、商业模式升级,实现特色优势产业领跑的一个缩影。

作为即墨最有基础、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能。现已形成棉纺、针织、印染、服装加工等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储备库。

站在新起点,要想在实体经济上焕发新能量,即墨区必须得有新打法。

3月22日,《即墨区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行动计划》出台,围绕建设制造强区、聚焦产业发展,进行全方面部署。

其中提到,力争到2023年底,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60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6%,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的目标。

 

图注:泰睿思微电子生产车间 图片来源:即墨城市更新建设指挥部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的领跑作用,以优势产业为支撑,推动区域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即墨用行动找到了实现新发展的支撑点。

培育“发展项”,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如果说两大优势产业,稳定了即墨经济发展基本盘的话,那么新兴产业的培育,则代表了经济发展的增量和未来。

近日,《建功新时代,产业“新”观察——全国主流媒体青岛产业项目采风行》来到活动第三站——即墨区,走进其新兴产业企业进行探访调研。

 

在这里,来自全国主流媒体组成的调研采风团,实地走访了青岛泰睿思微电子有限公司、青岛云路特变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及企业有关情况。

即墨本是一座传统商贸名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等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今,包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如同春雨润物般,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图注:泰睿思微电子生产车间 图片来源:即墨城市更新建设指挥部

走进泰睿思微电子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检验芯片测试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一粒粒微小的集成电路芯片被封装、测试,经检验合格后的芯片将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电脑、通讯、穿戴设备等各个领域。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被称为“工业明珠”。作为青岛第一家芯片封测企业,泰睿思目前芯片封测产能已达11亿颗/月,封测能力位居全省前三,对打破青岛当前“缺芯少面”壁垒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助力青岛打造“芯”名片。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具有创新活跃、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引领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图注:青岛云路特变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卷线、组装、浸漆、包装……”走进青岛云路特变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车间里机械设备轰隆隆响个不停,各条生产线上的工人操作有条不紊,一派“生龙活虎”的场景。

青岛云路特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绿色能源关键电磁元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零碳”技术践行者,现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其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是2022年度山东省优选项目,位于蓝村街道新规划的临空经济区,总投资9.6亿元,占地面积77亩,新建智能化新能源产品线、工控产品线、医疗产品线、研发大楼及配套设施。

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项目二期预计2023年4月开工,12月竣工,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8亿元,综合生产能力提升40%以上。

通过此次全国主流媒体青岛产业项目采风行的实地探访泰睿思微电子、青岛云路特变生产车间,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即墨新兴产业发展之快,技术之新,规模之庞大,令人印象深刻。

 

不难看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即墨已遍地“开花”,它们的崛起、壮大是即墨加速向先进的“助推器”,也是助力青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先进制造强市的重要一极。

构建“强磁场”,产业园区建设集聚成势

如何在抢抓机遇中“换道超车”?“园区建设”攻坚和突破提升成为左右结果的关键因素,其中产业和项目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导入园区的数量、规模、发展走向都决定了所在园区之于区域发展贡献的含金量。

位于即墨区数字装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青岛理工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内,几栋标准的办公楼宇矗立在园区一角。该项目于2022年6月揭牌成立,依托“研究院+产业园”模式,打造成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企业加速于一体的新型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引进孵化42家企业,包含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5家专精特新企业。

一隅观全局。即墨区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正在释放一个重要讯号——优势产业集聚,组团带动特色园区建设。 

然而,产业园区的打造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当前土地指标越来越紧缺、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的形势下,如何破解土地制约瓶颈成为摆在即墨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此,即墨改变过去依赖增量开发的单一做法,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等组合拳,为重点项目落户发展腾出充足空间,并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集科技研发、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项目。

例如,上面所提到的泰睿思微电子有限公司就落户于由原先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传统产业园区改造升级的青岛科技创新园当中。

青岛科技创新园原来是一处近20年的老工业园区,伴随着英派斯体育产业园、泰睿思微电子、瓷兴新材料、聚能晶源半导体材料等一批高科技项目的如同“下饺子”般相继落地,实现带动传统园区向科技创新型园区升级。 

截至目前,即墨7个区级以上功能园区落户工业企业950余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近五成;17个镇级重点工业园区落户工业企业480多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

可以看出,一批产业集聚、配套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载体在即墨涌现,推动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未来,强大的产业体系必将成为即墨步入新一轮跨越提升发展阶段的重要支撑力量。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