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周报(第23期)丨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4部门行政指导11家平台企业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2022年01月24日 15: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孙煜,卢陶然
聚焦全球头部机构ESG投资动态、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开展中国ESG持续评价研究。

环境(Environment)

1、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

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

《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大已发布的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持续制定发布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目录,重点遴选一批减排潜力大、适用范围广的节能低碳技术,强化技术宣传、交流、培训和推广应用。依托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强化节能环保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与成果转化。

《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环境友好、运输装备清洁低碳、运输组织集约高效,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适应交通强国建设阶段性要求。

2、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1月21日,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奢侈浪费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3、厦门银行(601187.SH):获准发行10亿元绿色金融债 

1月20日,厦门银行公告,公司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金融债券。

4、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布首个省级ESG评价标准

1月18日,据天津自贸区创新发展局消息,近期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同编制了全国首个省级ESG评级标准《企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评价指南》为企业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各类企业利用其开展ESG信息披露和评价,更好满足上市、外部监管等引导性或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相关的信息披露可以助力企业一级市场融资、帮助企业纳入资本市场ESG基金投资标的、帮助企业纳入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范围等,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社会(Social Responsibility)

1、以假充真,H&M被罚13.8万元

1月21日,启信宝显示,H&M关联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近日新增行政处罚信息,处罚事由为生产、销售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对此,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没收违法所得0.8646万元,罚款13.77686万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

2、北京西城区通报:好未来(TAL.N)旗下学而思违规开寒假培训班,限期整改

1月21日,北京西城区“双减”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布关于学而思培训学校违规开办寒假培训班问题的通报。通报称,北京市西城区“双减”工作专班接到市民举报,通过核查发现学而思培训学校以“定制班形式”面向部分高一学生组织学科类培训,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和“双减”政策要求。西城区教委对学而思培训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停止所有培训行为,限期整改。

3、中国石油(601857.SH):子公司存在倒卖进口原油问题,国务院联合调查组进行严肃调查处理

1月19日,审计署审计发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燃料油公司存在倒卖进口原油问题。经核查调查,2006年6月,燃料油公司将40万吨进口原油以“调和燃料油”名义销售给山东滨化集团,中石油由此出现倒卖进口原油行为。多年来,中石油累计倒卖进口原油1.795亿吨,共销售给115家地炼企业,在此期间中石油集团主要领导严重失职失责。中石油倒卖进口原油违反《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原油成品油管理相关规定,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扰乱了油品市场秩序,助长了违规地炼企业落后产能盲目发展,助长了一些地方违规审批地炼项目,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间接造成了国家财政税收的流失,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有关部门对中石油倒卖进口原油问题依规依纪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对中石油倒卖进口原油违法违规获利予以追缴。

4、发改委:依法依规打击黑市数据交易、大数据杀熟等数据滥用行为

1月19日,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严厉打击平台企业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超权限调用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从严管控非必要采集数据行为,依法依规打击黑市数据交易、大数据杀熟等数据滥用行为。在严格保护算法等商业秘密的前提下,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算法评估,引导平台企业提升算法透明度与可解释性,促进算法公平。严肃查处利用算法进行信息内容造假、传播负面有害信息和低俗劣质内容、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平台企业深入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探索开展数据安全风险态势监测通报,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5、乐视网及贾跃亭遭投资者索赔超45亿

1月17日,山西证券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中德证券收到北京金融法院送达的民事起诉状,要求乐视网赔偿因其虚假陈述行为造成的投资损失共计45.71亿元,要求其他二十名被告包括中德证券、中泰证券、平安证券等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月18日,山西证券再发公告,控股子公司中德证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在乐视网信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中,保荐业务涉嫌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中德证券立案。

6、4部门对11家平台企业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开展行政指导

1月2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就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对美团、饿了么、滴滴、曹操、达达、闪送、货拉拉、满帮、到家集团、阿里巴巴、腾讯等11家头部平台企业联合开展行政指导。会议强调,平台企业要全面准确理解政策要求,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深入了解劳动者诉求,加大对用工合作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监督力度,持续完善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健全企业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制度机制。

7、网易云音乐(09899.HK)向监管部门举报“冒名”洗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1月21日,网易云音乐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涉及“冒名”洗歌等此前广受关注的侵权问题。近年来,“冒名”洗歌这种新形式的侵权盗版现象愈演愈烈,发展至今,音乐市场已经形成“凡有热歌,必有洗歌”的畸形现象。相关人士认为,这种已形成流水线式批量化生产的“洗歌产业链”,严重侵害音乐人权益,降低用户体验,阻碍音乐市场健康发展。

8、监管部门约谈提醒滴滴(DIDI.N)旗下货运等8家新业态平台公司

1月20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满帮、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等4家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公司进行约谈,对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等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提醒。约谈提醒指出,近期货车司机集中反映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上涨会员费,诱导恶性低价竞争,超限超载非法运输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引发货车司机普遍不满和社会广泛关注。约谈提醒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举一反三,立即进行整改。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1、聆达股份(300125.SZ):实控人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1月18日,聆达股份发布公告,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正育转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王正育涉嫌内幕交易“聆达股份”等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王正育已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总裁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已推举董事王妙琪代行董事长职责,聘任董事韩家厚担任公司总裁,并经控股股东提名补选陈小禹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相关工作已平稳交接。

2、华晨汽车集团:未履行相关担保承诺,被辽宁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1月20日,辽宁证监局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经查,2019年9月9日该公司承诺,金杯汽车为沈阳金杯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4.75亿元担保,将由该公司在2020年12月31日前平稳、有效地解除。2020年12月21日,该公司称由于其已进入重整程序,协调各方解除担保的难度加大,预计无法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述承诺。重整期间及重整结束后,该公司将妥善化解上述担保问题,并将承诺的履行日期推迟至2021年12月31日。截至目前,该公司仍未履行相关承诺。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

3、铁岭新城(000809.SZ):多计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1795万元,被责令改正

1月19日,铁岭新城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于当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铁岭新城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4、ST贵人(603555.SH):独立董事配偶短线交易,收福建监管局警示函

1月19日,福建监管局发布对贝洪俊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经查,贝洪俊担任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贵人)独立董事期间,配偶许国君先生名下证券账户于2021年7月2日至2021年12月10日期间累计买入ST贵人股票226200股,累计卖出ST贵人股票231200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构成短线交易。

5、海南橡胶(601118.SH):连续两年虚增收入,被海南监管局责令改正

1月19日,证监会网站披露关于对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经查,海南监管局发现公司子公司上海龙橡国际贸易公司2016-2017年发生多笔货权转移业务,相关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导致2016年虚增收入金额27249.6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3.07%,虚减利润总额308.4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按绝对值计算)的3.50%;2017年虚增收入金额45001.9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4.16%,虚减利润总额704.6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按绝对值计算)的2.72%。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

6、中青宝(300052.SZ):信披违规,董事长等三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

1月19日,中青宝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暨相关责任人收到警示函、监管谈话的公告。

经查,公司欲收购的宝德公司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无相关的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也没有相关产品落地,公司所宣称的“保尔利德元宇宙数字平台有限公司希望成为游戏UGC平台的先驱者”为初步构想,无任何具体落地计划。

针对上述事项,公司董事会未对该收购的风险情况和未来判断进行充分论证;公司未客观、完整地反映宝德公司目前并无实际业务、无技术积累等重要信息以及对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在仅有初步构想、无具体落地计划的情况下,未明确说明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

7、ST步森(002569.SZ):实控人被立案调查

1月18日,ST步森公告,公司接到实际控制人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春江因涉嫌海南易联普惠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职务侵占,被海口市公安局立案侦查。目前,公司经营活动正常,此次立案调查事项未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公司治理等产生重大影响。 

8、ST起步(603557.SH):公司涉嫌信披违规,遭证监会立案

1月17日,ST起步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事项,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9、太安堂(002433.SZ):2019与2020年年报相关财务数据不准确,被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1月18日,广东证监局对太安堂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柯少彬、余祥出具警示函。经查,太安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公司年报披露的收入确认政策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二、公司商誉减值测试不准确;三、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不准确。上述财务核算问题导致2019年、2020年年报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不准确,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此,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太安堂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太安堂时任董事长、总经理、代董事会秘书柯少彬,财务总监余祥出具警示函。

10、天际股份(002759.SZ):多宗违规被责令改正,实控人吴锡盾等收警示函

1月18日,证监会广东监管局网站公布了《关于对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及《关于对吴锡盾、郑文龙、杨志轩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经查,广东监管局发现公司存在业绩预测不准确、在建工程核算不准确、重大投资项目变化情况披露不及时等问题。

11、美联新材(300586.SZ):5宗违规收警示函

1月18日,证监会广东监管局网站公布了《关于对广东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黄伟汕、张朝益、段文勇、卓树标、蒋进、易东生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广东证监局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存在以下违规问题:

一、未披露大额存款被质押以及违规为实控人提供担保。二、关联交易未及时审议披露。三、募集资金使用和管理不规范。四、财务核算不规范。五、商誉减值测试不规范。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广东证监局决定对美联新材、黄伟汕、张朝益、段文勇、卓树标、蒋进、易东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