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需不需要个人养老金?

2022年09月29日 14:20   小基快跑   小基快跑

9月27日晚间,社交媒体被一条消息刷屏了:

国常会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业内人士认为,会议释放了两大信号:

一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模式为EET模式,即在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购买阶段、资金运用阶段免税,在领取阶段征税;同时还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上限暂定为1.2万元。

二是,EET模式在之前的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试点中就有过尝试,将领取收入的实际税负由7.5%降为3%,大幅扩大了参与面,有望显著提升居民参与意愿。

根据东吴证券测算,在税收优惠模式下:

1、投资收益免税。

目前税延养老险采取ETT模式,也即缴费环节免税、投资收益环节延税,领取环节缴税的模式。

我们假设产品的初始费率、资产管理费用率和产品利润率合计为1.5%,按照账户年化3.5%利率累积(每月0.29%),1000元每月本金,积累期为30年,对应年金终值中累计投资收益达26万元;本次调整后对账户节税规模或为19,493元。

2、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同样以上述假设为例,对应年金终值中累计本金为36万元,本次调整后对账户节税规模或为16,200元。

上述数据仅为测算,不代表实际表现

东方证券则认为,此次会议是对今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进一步明确,对市场关注的缴税模式与税优幅度进行了具体的界定,伴随着各类型金融机构相关政策的出台和产品的设计落地,个人养老金市场空间正逐步打开。

近日已有媒体发现,已有银行推出了初级“个人养老金”功能。

截图来源:招商银行App

我们终将老去,养老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养老的钱,够用吗?

只靠社保的话,很可能不够用!

无论是普通打工人还是高薪金领,如果只靠社保的话,即使一直勤勤恳恳工作35年、干到退休,退休后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可能都达不到社会平均工资。

/

详见《指望社保体面地养老?没门!我一笔笔算给你看》

想体面养老,要靠自己未雨绸缪。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主要有3个:

1、个人养老金自愿参加,有单独账户,自己交钱自己用,每人每年最高可交12000元,还享受税收优惠。

2、养老金账户里的钱可买产品很多,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公募基金都包括在内。

3、个人养老金不能提前领取,需达到领取年龄或其他规定情形才能领取。

《意见》的发布,让个人养老金制度走进大众视野。今天我们再回顾一下,与个人养老金相关、与自己养老相关的四件事:

01 为什么要发展个人养老金?

从全球范围看,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养老三支柱”。

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

就是上班时公司强制给你缴纳的五险一金里的养老保险;

目前第一支柱覆盖的人数约为10.25亿。

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

是公司、单位主导的,但没有强制性,可缴可不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目前覆盖人数约为5700万。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个人自愿选择、自掏腰包的一种养老金模式,政府给予税收优惠。

在大多数国家,第一支柱是兜底的,退休后能满足基本生活,但想过的体面,要靠第二、第三支柱。

在发达国家,个人养老金制度很成熟,运转很多年了。

比如美国的IRA(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个人退休账户)。

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在美国,养老三支柱的规模占比分别为7.1%、57.8%、35.1%,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占大头。

而在我国,主要还是靠第一支柱,第三支柱现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个人养老金的出台就是补强第三支柱,让我国的养老金体系更均衡合理。

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养老储备很好的补充。

养老三支柱规模占比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

02 个人养老金不是补“窟窿”

网上有些观点说,推行个人养老金是补公共养老金的“窟窿”。

事实并非如此。

公共养老金是强制缴费、统筹管理,类似于大锅饭。

简单粗暴地说,现在是我们这些工作的年轻人每个月交的钱,支付上一代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等到我们退休时,我们拿到的养老金自然是下一代人交的保费。

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则是自愿开立,个人出资,个人管理。

同时个人养老金账户采用完全积累制。

也就是包括你交的钱、投资收益等在内的总金额,和你到时候提取的金额相等。

03 你需要参加个人养老金吗?

既然是自愿参与,那就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果你需要税收优惠,可以参与

个人养老金有一个很吸引人的优势——税收优惠。

怎么个优惠法呢?

虽然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细则还没出台,但大概率会参考“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

即每年缴纳的12000元先行税前抵扣,类似于当前个税APP中子女教育、赡养老人、房贷、房租等扣除项。

如果你的工资收入在扣除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房贷、房租等抵扣项外,还要交不少税,可以考虑参与个人养老金,享受税收优惠。

根据中金的测算,12000 元抵扣额度对应免税额介于360元-5400元之间。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

举个栗子,如果你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10万元,拿出12000元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保险、公募基金等产品,就可以少交1200元的个税。

另外,12000元的抵扣额度后续有可能还会涨。

要知道美国一开始每月个人养老金缴纳上限也只有1500美元,现在已涨到5000美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在将来提取的时候,要计征个人所得税,目前的税率为3%。

由于工作时和退休后的计税收入差异很大,所以个税递延制度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个税负担,体现出税收优惠属性。

如果有投资理财计划,可以参与

如果你本来就有投资理财、保险、公募基金等产品的计划,那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去买,还能享受个税优惠。

如果你想存一笔“长钱”,可以参与

个人养老金有类似“强制储蓄”的意味,而且这钱不到时候拿不出来,对于平时攒不下钱的“月光族”来说,可以帮自己管住手、为将来存下一笔钱。

04 个人养老金和定投有啥区别?

个人养老金出来后,有不少人说,这不就是一份长期定投吗?

从形式上,确实相似,但也有不同。

首先,自己定投或者买其他投资理财产品,是没有上面讲的税收优惠的。

其次,自己定投,中间可以随时终止、退出,而个人养老金有长期封闭的属性,中途拿不出来。

另外,两者都是投资行为,并非包赚不赔。

同时,两者也并不冲突,不是“非此即彼”。

如果你已经有定投了(目标是为养老做准备),在原有定投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通过个人养老金的方式投资理财,享受税收优惠。

总结一下,个人养老金的推出,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两个好处:

让我们多了一种养老储备的选择;

对于本身就有投资理财需要的人,同时还能抵扣个税。

当然,个人养老金用不用、存不存全看个人自愿,根据收入水平、投资情况自行决定。

参考资料:

中金公司,《个人养老金政策解读:中外差异、产品现状与业务机遇》,20220421

华泰证券,《简析个人养老金新规落地》,20220421

公众号“芝麻大事儿”:《个人养老金官宣!果然,养老还得靠自己…》

东吴证券《优限额,降税费,个人参与积极性有望提升》20220928

东方证券《个人养老金明确EET+3%税率,参与率提升增厚市场空间》20220928

文中券商观点均节选自券商研究报告,仅作举例说明,不代表本文观点,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与承诺。

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

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关注我们